第九十二章:大谈江湖(一)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经济的交流带来的就是思想的碰撞。

    “老庄之学”慢慢的在幽陵城盛行起来,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行的通的就行,行不通的就换道,条条框框根本不用理会,这些束缚人的把戏,看看就好,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便是幽陵城的生活方式。

    大秦顾不上,西域那边有心没胆,偶尔碰一下,但大多都是小心试探,全盛时期的大秦朝给了西域边境足够的心里阴影,直到现在,西境那边还有大部分的官员有着:“大秦的地方碰不得,虽远必背诛。”的思想,强大的秦朝给周边列强所造成的影响力可见一般。

    古家发展速度奇快,关系盘根错节,渐渐地已经成为城中的大势力。

    在古家坐大幽陵城之前,还有崔家和吴家两座大山,这两家可以凭借着多年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各个方面对古家形成打压状态,制衡这扩张迅速的古家,但是现在制衡已经被打破,古家如鸟飞长空,加上有着一股暗中的势力撑腰,崔家和吴家只能从压制状态变成了合作状态,至此古家真正的做大幽陵城,做大的第一件事就是夺了城中火炮制作的权力,古家的野心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古扬虽是一个纨绔子弟,但是真是这种嚣张跋扈,落井下石的个性却是古家能够击败崔家和吴家最重要的法宝。

    大乱之世求争,大平之世求稳。

    若是崔家能够早点明白这个道理,肯定会在古家发迹之前,就将古家连根拔掉,消除隐患,若是那样,崔家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正因为上面的两个原因,这个文臣在上书的第三人之后,吊死于自己房间之内。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脖颈上的绳痕发白,这个文臣显然是死透了之后被挂上去的,大家心照不宣,不然下一个吊死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在王林攻城之前,城中兴盛“老庄之学”,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城中被广泛接受。

    这些年,幽陵城便一直是如此的态度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才行成了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这也导致幽陵城凡是在战乱之时,逢战必输的尴尬局面。

    古家在幽陵城扎根比崔家要晚,但是算起来也有三四十年,这些年,实事求是的讲,古家也是幽陵城发展的大功臣,古越清这个古家老大虽然爱好令人心生厌恶,但行事风流,不拘一格,七教九流基本上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古家长辈左右逢源,黑白通吃,一边壮大自己的势力,另外一边也将各种势力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很多利益共同体,这些势力共同体不断的蔓延深入,山中的土匪和城中裁缝店都可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这里面的关系又怎么理得清楚。

    除了一些实力雄厚的商贾为了拓展四望城向南的市场,愿意缴纳高额赋税,大部分的小买卖营生只能退而求其次。幽陵城宽松的政策,使得幽陵城成为了最佳的落户场所。

    地处于大秦西部,一直接受的秦朝教化,所学的也是秦朝的种植业和手工业为主,商贾小贩集聚于此,经济和文化在这个不算大的城池中碰撞出激烈额火花。

    若是没有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这种思想和霸气,古家也没有能力走到这一步。

    温润如玉的崔文苑和嚣张跋扈的古扬,两种性格,两种家庭环境,最后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幽陵城地处大秦的边境,天高皇帝远,四望城的兵变,大秦都顾不上,更加顾不上这个一直不起眼的幽陵城了。

    城中最大的官不过就是古越清这个通判,在朝中只能算是一个五六品的小官,就算日夜折腾,也翻不起一朵小浪花,古越清这辈子活到现在,也没有能够有机会朝圣一次,便可知道,幽陵城这种边陲小城在大秦来看,确实可有可无。

    在这“卡表”之上,详细的记载了一件物品兑换成另外一件物品的数量,如果在“卡表”之上也实在找不到,不用急,还有最后的办法,先兑换成秦币,在兑换成货物,总之,保证任何经济形式的交流,促进任何经济形式的沟通。

    就是在这种放任自由的情况下,幽陵城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适应能力,大秦不管,更好,幽陵城在遇到关键问题的时候都是几大世家坐在一起,视情况而定,凡是能够促进发展的全部通过,毕竟这里都是商人,商人在没有政策约束的情况下都是唯利是图。

    在货币不通用的情况下,西境那边可以用马匹换取城中的农产品或轻纺织品,这种在之前历朝历代根本没有出现过的交易形式出现了,为了加大和外族的经济交流,幽陵城还发明了一种“卡表”。

    幽陵城和四望城虽然只有一山之隔,但是两座城池的底蕴却是截然不同,四望城从古至今都是百战之城,是兵家必争之地,一直以来,四望城一向以重城自居,西域那边的商贾小贩要经过四望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审查严格,还要交纳高额的关税,严格的审查机制和高额的税赋阻拦了很多西域边境的商户,所以这些商户基本都被拦在了四望城的外面,反倒成就了幽陵城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就因为这件事情,四望城中有一个有胆识的文臣上书,请求减少关税,放宽入关的条件,促进经济交流,可惜的是这封文书在还没有送到朝中的时候,就被四望城内部的人截了下来,原因也很简单,减轻关税?开玩笑,全城的官都指着这些油水养活呢,关税少了,四望城这么多的兵,难不成都和你做小买卖去,全城上下就靠着高额的关税,你要断人的财路,别人自然要断你的生路。四望城乃是重兵之城,放宽审查条件,万一有奸细混入,来个里外勾结,出了事情谁承担责任?(这个理由有点牵强,王林的阴兵轻松混入四望城,不过就是多给了一点银子而已)

    四望城和幽陵城虽然只有一山之隔,但是却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

    论兵力四望城远在幽陵城之上,可是论经济实力,四望城可比幽陵城差多了,王林开仓放粮,便是以此为基础的,幽陵城确实富裕。

阅读大争之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火蓝刀锋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妃卿不可:误惹妖孽王爷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特种兵之八十三岁激活系统利刃出击之特战狼王兴汉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