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面军五十万人已经换了一茬了,老兵仅剩下不到十万人,连南方面军师级军官都死了三个,团级军官丧身五十八个,营级军官两百二十三个,连排级军官千人。
从未吃过这样的亏呀!看着昔日的同胞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我南方面军残余将士心痛呀!
军人以报效祖国为天职,以战死沙场为最高荣誉,可他们不是堂堂正正死在对付外地的战场,而是死在内鬼的冷枪下,何其难堪。
“呵呵!妇人之仁,殊不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难道你们不知道是因为土著没有完全灭绝南洋之我同胞,所以今日还会死了那么多人。”吴孟超不禁耍了个小花枪,反问道:“难道你们想让他们的后代回过神来,甚至是学习到我华的先进化,进入我华军队系统、政府机关,到时候一击即?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南方面军不到两个月完全恢复了战斗力,并且变成了一个出笼的恶狼,把那些叛军通通撕碎。
在吴孟超的指挥下,南方面军下达了‘必杀令’,一律皆杀,无一不留,一杀全家。
这虽然有些骇人听闻,但是冯庸带头支持了当时的南方面军,并为他们特地临时制定了这样一条军令,凡残余叛乱者,杀,其亲属一律,杀!
什么是‘武安君’,我想没有人不知道吧!昔日秦国武安君白起一战坑杀赵国四十余万人,开启了华历史第一次大规模屠杀的浪潮,随后千年,各个朝代都有这种事情发生。
以吴孟超指挥南方面军杀了千万人,足以称作‘武安君’,至于仲南方面军的外号,正所谓睚眦必报。
国内很多官员看见吴孟超,都有些面色不好,毕竟这是一个杀戮无数的猛人,但对于军队方面来说,军官无不羡慕,正所谓,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万万,是为雄雄。
“无须多说,我自由计量。”冯庸打算了众人的说话欲望,径直安排道:“老吴,吕宋军区现在怎么样了?” WWw.5Wx.ORG
“报告少帅,吕宋军区以原来的十万独立军为架子,填充了马来亚五十万后备役,又在本土招收了五十万华人青壮年,我从南各地武警挑选了十万种子,都是精锐,以传帮带形式铸军,很快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那年,一场从马来亚引发的大潮,席卷了整个南半岛还有缅甸地区、孟加拉地区,最后连亚、新西伯利亚都涉及了。
我华为此付出了高达一百万人的死伤数量,军队更不用说了,因为很多白眼狼是二线预备役的武警队员,他们拿着华给的枪,枪杀我国人。
“吴司令这话说得有失偏颇吧!并不是所有的土著都是坏的,正所谓人性本善,对付坏人,我们可以抓,可以杀,但是对待普通人、好人,为什么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想呢!”教育部长王述增说道,他是听说了少帅在开会,特地跑过来。
吴孟超为了报仇,在军委下达再度扩建南方面军的时候,他已经从数以百万计当地华人挑选了八十万人,都是在这场错误受难的苦命人。
他们有的人是全家丧身在叛军手下,有的是父亲惨死,有的是母亲惨死,有的妻儿身亡,有的是兄弟失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是对叛军的恨超过了所有人。
那些亚洲陆地的土著固然可恨,但这些生活在岛屿的土著更加无耻。
早年间,如果不是华带来火种,带来各项先进技术,教会他们种地、化,甚至连王朝更替都要祈求华帮助,才勉强从原始时代进不到奴隶时代,然后是半封建时代。
战争结束后,整个南半岛都被染红了,据不完全记载,这一战,南死伤至少两千万人,其百分之八十五是死在南方面军枪下的。
战后,国内把吴孟超称作‘武安君’,把南方面军称作‘睚眦军’。
毕竟做为教育部,最大的事情是教书育人,华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开来,夜间扫盲班更是数不胜数,连南啊各国的汉化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教育工作的激情,所以他也想争夺一下东印度群岛的教化工作,一旦被铁血派得逞,把东印度群岛的人搞光了,那还教化个屁呀!
冯庸横了他一眼,尽管他知道南方面军对于土著的恨,因为昔日那场错误,当时只有五十万人的南方面军为了镇压数以百万计的叛军,前赴后继,直到次年春天,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时候。
依我看来,这些畜牲唯一的作用的是肥土,什么事情都需要代价,他们现在是付出代价的时候,少帅,我仲南方面军一百二十万士兵的陈情书在这里。
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将是您手最尖锐的镰刀,把这些畜牲收割完,为昔日错误死去的同胞复仇。”
恐怕对于南洋华人的历史,整个华都没有吴孟超深,特别是对于土著的本性理解,不管是马来亚的土著还是南半岛的土著,他都很懂。请百度搜索(舞文小说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曾经也抱着施恩于天下,试图团结一切可融合力量的他,当受到惨无人道的背叛时,觉悟了,跟一群畜牲讲道理是没用,他们只会摇尾乞怜、忘恩负义。
可以说,我华人是南洋的普罗米修斯,可得到的结果是什么?自满清接管华夏以来,吕宋、婆罗洲、金洲、爪洼各地统治者纷纷收割华,从最开始的掠夺财富,再到杀人,一桩桩、一件件的血案,简直罄竹难书。
再说近代,土著被先进的荷兰人打成狗,充分发挥了一条走狗的功能,想进一切办法压榨华人,我国民交完给荷兰人的东西之后还要被土著敲诈一番,何其可恨。
阅读民国之铁血少帅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