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诗赞同地点点头,原来大家这么久以来的认识,一直是错的。
说到这点,贺子越笑道:“其实历史上还存在一个误会,那就是——蒙恬发明的毛笔。据《古今注》里记载:秦蒙恬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也。人们看到这句话,就认为是蒙恬发明的毛笔,其实不然。早在战国中期的信阳楚墓里就发现了兔毫笔,从时间角度讲,比蒙恬早了将近200年。” WWw.5Wx.ORG
肖远航冷哼一声道:“现在网上有些‘假学究’,知道那么一点皮毛,就敢到处给人科普。还有的天天批判这个不符合历史,那个不符合历史,先看看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再来说话吧!”
“最早流出‘竹简刻字’这个说法的, 是唐代的孔子的后人孔颖达。他曾过写过一段话——古者未有纸笔, 则以削刻字, 至汉虽有纸笔,仍有书刃,是古之遗法矣。他的意思就是,在没有纸笔前,古人是拿到来刻字的。即便到了汉代发明了纸笔,但仍然还有用刀来刻字的现象,因为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方法。”
景诗恰巧听她说起,不由得十分无语。天知道她所谓的规矩是从哪儿“听说”来的。虽然电视剧里的皇帝总是三宫六院,但其实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专一”的皇帝。例如明朝的朱祐樘,后宫就只有一个张皇后。
还有皇帝不能娶平民为妻的说法也不是绝对的。宋代就有几任皇帝的皇后是平民女子。甚至宋真宗的皇后刘娥甚至是个嫁过人的卖艺女人。
连历史上都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作者本就是杜撰,又如何不能写呢?
张院长把放大镜交给马大师道:“我们后来综合了简牍的年代、字体、书写风格以及加工工艺,最后推断出这枚竹简确实是秦始皇时期的文物。”
贺越也道:“我发现这个竹简是双面书写的,而且上面的字体虽然是篆书,但是却没有篆书的四平八稳,反而非常随意灵活,应该是处于篆向隶转变的过渡期。所以推测它应该是出自于秦始皇早期,最晚不超过秦始皇8年。”
“小贺说的没错。”
马大师看完后,也赞同了这个鉴定成果,“确实是这样。”
这么说,竹简是真的了?
景诗下意识地看向贺越,她原先以为贺越是为了帮助松元真伪造的竹简,可经过这么多专家鉴定是真品后,这个推断就被推翻了。
“我有一个疑问,”马大师指着竹简道:“竹简上的内容确实提到了一个鼎,但是并没有直接描述是秦始皇命人打造的。”
“可若不是秦始皇打造的,巨鼎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贺越道。
“这……”马大师摇摇头,“不好说,要查查史料才行。”
在看过竹简后,众人又比对了松元真从菲林斯特博物馆拍回的照片,再次确认两者在许多细节上是一致的。只是照片上没有拍摄铭文,让众人有些疑虑。
最后张院长道:“咱们也甭纠结了。鼎到底是不是真的,等到它运回国内展览的时候就知道了!”
确实是这个道理,大家都点了点头。
证明竹简是真品后,景诗发现马大师脸上的表情现在和缓不少,不像昨天那样黑得跟锅底似的。
就在众人讨论时,其余的鉴定师也基本到齐。张院长把竹简交给贺越,让他放好,自己则是组织大家开始鉴定。
先鉴定的自然是各大博物馆推送来的藏品。他们要评估各个藏品的价值,剔除不适合展览的藏品,并且做出书面的鉴定报告。
能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大量珍贵古玩,终于圆了景诗一个梦。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鉴定师,必须要接触真品才行。如果什么是真的都不能确定,又如何判定赝品呢?
之所以收藏圈讲究出身和师承也是这个原因。古玩这东西不是谁都能轻易接触的,尤其是比较珍贵的文物,更是很少有上手的机会。这时背景对于鉴定师来说就很重要。
景诗若不是拜了马大师为师,她可能要多走很多弯路。
整个一天就在忙忙碌碌的鉴定后过去了。晚上吃完饭,她和马大师回了招待所。把自己扔到床上,景诗懒懒的不想动弹。
这时,她突然接到了薄志帆的电话。
“景诗啊,这回薄舅可要好好感谢你!”薄志帆带着笑意的声音从电话那边响起。
景诗脑袋有点迷糊,“谢我什么啊?”
“当然是谢你帮我选了个好石头!”只听薄志帆笑呵呵地道:“我把那块280多万的毛料解开了,你猜怎么样?”
“赌涨了?”景诗一听是那块编号为8964的冰种蓝水翡翠立刻就精神了。她记得自己曾经怀疑那块毛料的内部能达到玻璃种的品质。
“可不是嘛!我之前一直没解,今天你朱叔来看我,怂恿我把它解开。我想择日不如撞日,那就解吧!结果竟然解出了玻璃种!那块毛料中三分之二是冰种,而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玻璃种!别说200多万了,就是1000万也值啊!”
能把这块“超值”翡翠拍下来,薄志帆对景诗十分感激。要不是景诗看中了8964号翡翠并且说服了他,要不是景诗临时在暗标价格上加了8万,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与它失之交臂了。
景诗闻言笑眯了眼睛,“这回薄舅不用在愁没有高档翡翠了吧?”
“是啊!”薄志帆苦苦维持工作室这么久,总算是可以放松一点了。
这一趟平洲之旅还真是不虚此行。景诗挂了电话,突然对赌石增加了信心和兴趣。她决定明年的缅甸公盘,她一定要去参加。
闻言,肖远航立刻快速走到桌前。
在众人的注视下, 张院长打开囊匣,露出一捆竹简。
误会?景诗一头雾水。她清楚的记得自己曾经看到有关于秦朝历史的文献,里面曾经提到了一个官职——刀笔吏。就是专门用刀作笔在竹简上刻字的人,相当于现代的记录员。所以,按理说秦简应该是刀刻上的才对,而不是写上去的。
这话真是说到景诗心坎里去了。她记得上大学时,她的一个同学喜欢看古代言情小说,其中一篇结局写的是——作为皇帝的男主娶了女主当皇后,并且后宫只有她一人。
就这么个桥段,让同学嗤之以鼻,说这在历史上根本不可能发生,不符合规矩。于是还洋洋洒洒地写了上千字的“差评”,放到作者的文下。
说起秦时期的书写材料, 其实用的是简帛, 就是简牍和帛的总称。像囊匣里这样的细窄的竹片, 就叫做简。
张院长带着手套将竹简轻轻打开, 露出里面的字迹。
景诗摇了摇头,这些人宁可相信这些假历史,也不肯相信真历史,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只听张院长又道:“其实各个历史时期的简牍,有着不同的特点。从书法字迹上比较容易辨认。比如秦始皇统一前,各国使用的字体是不一样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大篆、秦篆。而秦始皇登基后,命李斯在秦篆的基础上整理、规范出了小篆。而秦朝后来,又从小篆向隶书过度。因此,只要一看字体风格,就能大致推断出竹简的年代。”
“小贺说的没错, 这确实是个误会。”马大师在仔细观察过竹简后, 抬起头附和了一句道。
“老师?”景诗疑惑地看向他。
张院长也道:“其实这就是一种名人效应,孔颖达的话之所以让人深信,并且留下了这么大的误会,就是因为他太出名了。可圣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我们不能盲从。”
马大师顿了顿继续道:“我们都知道,孔颖达生活的唐朝纸张已经很普及了,因为竹简不再被文人使用。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汉代之所以还有竹简,是因为纸张是汉晚期才被发明出来的,前期的汉人仍然使用的是竹简。而且,孔颖达误会了一点,刀在秦朝时确实是一种书写用具,但并不是用来刻字,而是改错字。如果书写文书的小吏写错了字,可以用刀把竹简削去一层,然后重新书写。”
等马大师说完,贺子越也补充道:“其实从常理的角度来讲,用到在竹简上刻字也是不现实的。这种竹简一般用的是被烘干后的狭长竹片,串在一起后做成简牍。如果用刀在这种烘干后的竹片刻字,实际上是很难辨认字迹的,而且效率会相当的慢。所以说,孔颖达的这段话,只是他的臆想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在张院长的示意下, 贺越打开了鉴定师的门。
“老肖来得正好,你不是也想看看竹简吗?喏,就在这儿呢!”张院长指了指囊匣道。
景诗也紧张地盯着竹简看,但当看到上面的墨水痕迹,不由得惊呼出声,“怎么是写上去的,不应该是刻上去的么?”
听到她的话, 贺越把目光从竹简头像景诗,笑道:“这只是误会而已。”
阅读我有一双神奇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