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服厂,钢铁厂,火药厂,兵工厂等等一大堆基础项目都给立了起来。没钱?那行,先欠着,给老百姓吃顿饭他就帮你干活。
这个时代的百姓就是这么的纯真,他们的心思很单纯,只要你不让他饿死,不让他病着,那么他就记得你的好!除此之外,十多万户百姓都分到了自己的田地,只要撑过了今年,自给自足总是够的。
现在有点规模的也就兵工厂了,因为机器都是现成的,至于其他厂子,只是起个模子,待的下一次战役的时候,抢!
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这些东西只能慢慢来。
在加上火药和钢铁并不多,所以每天的产量并不是很高,一天能生产个五六十只十三式步枪,两到三ting机关枪,这些对张浩来说都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炮!
把沈阳兵工厂的机器全部运到通化来之后,张浩就把系统奖励的M1897型火炮和M59加农炮的设计图纸取出来给了设计师李桂芝。
李桂芝当时拿到之后,半天舍不得放手,因为这两种炮可都是改变炮史的划时代火炮。
除此之外,通化兵工厂每天还能生产多门掷弹筒,张浩原本的打算是gao一种超轻型迫击炮。可是后来想想,自己的部队并不能和其他的部队去比。
其他部队大量列装迫击炮是因为用不来火炮,而迫击炮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用成本很低,并且压根不需要专业的炮兵操作手来使用。
而张浩的部队,不缺这种专业性的炮兵,所以他压根不需要去列装,直接使用远距离打击火炮就行了,精度还高。
至于单兵作战,你要简单,不会用火炮?没关系,掷弹筒!
这种东西比迫击炮还要简单,只是炮弹威力不是很大,顶上天比手榴弹大上那么一点,但是由于视角的问题,掷弹筒的射程是手榴弹不能比的。
所以,张浩目前编制的想法就是,尽量把掷弹筒装备到排以下单位,也就是班。
炮兵部队不进行下放,而是直接作为司令部直属,用来派遣。
战时直接派过去,因为火炮和重炮这东西,本来就不多,日后要是分派起来,肯定会出乱子,与其如此,不如张浩自己管着。
可以说,张浩的编制想法,极大的向近代编制靠近。他得让自己的部队走在世界的前列!
至于系统的98K步枪图纸,张浩没打算大规模装配,除了卖给老毛子那两万杆十三式步枪,张浩还有五万杆,可以装备五万人!要是直接改用98K,那这些十三式步枪堆在仓库里情何以堪!至于98K,以后弄几杆给狙击手用就行了。
所以张浩决定统一配置,大量装配辽十三式步枪就行了,反正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至于从日军那抢来的三八大盖,缴获过来,然后重新卖给日军就行了,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
卖给你,在抢回来!这资源利用率多高!
整个半岛现在都是日军的控制区,虽然主要部队都其中在平壤一带的大城市,但是路上免不了碰上鬼子的小股部队。
武器弹药装车,一团和二团跟着车队就出发了。
这也没有办法,通化城内压根就没有办法承受这么多的人口,现在这些人吃饭都是个问题。
这是唯一的办法,他得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东西搬进自己的根据地。
现在兵工厂由于工人不是很多,全是当时从沈阳兵工厂带回来的那些。
两百多公里的路程,这要是搁在现代,就是两三个小时的事,可是现在,没有个一两天都到不了。
希望一切顺利吧!
现在M1897火炮,张浩的兵工厂每两天能生产出来一门。至于M59加农炮,由于缺少精细的机器,暂时还没法弄出来。
不过李桂芝对张浩保证道,只要把无烟火药厂建起来,这种M59加农炮他一定能弄出来。
从抚顺和公主岭抢回来的粮食已经坚持不了太久了。
当时张浩心血来潮,就想到把人口迁移回来的好处,把这些后事给忽略了。
所以就算没有钱,一些东西他也给弄了出来。
历史证明,在张浩的方针下,通化成为了东北首屈一指的大城市,轻重军工业发达,并且成为了第一个直辖市。
不过张浩很清楚,有这么多人口,得发展!得把劳动力全部利用上。
凤凰岭一役之后,二团打的剩下不到一百人,现在的二团是重新从通化招满的,经过了半个月的训练。
这次执行任务,张浩也是想历练一下这支新军。
待得一团和二团出发之后,张浩就来到了通化郊外的经济开发区!
这里在刘奇半个月的策划下,各种基础建设已经gao了起来,上百万的百姓,除了一小部分移向白山和柳河的,其他的都在这里的棚户区暂时住着。
阅读抗战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