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封后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林大却又笑道:“咱们老爷说了,便是帮中弟兄,也有家小,今年灾年,只怕也有家中并不宽裕的。因而这一万两既是罗老爷和秦老爷当得的;亦是圣旨下来前,这笔钱粮的托管费用,尤其保管稻米成本可不低。剩下的,且拿回去帮中兄弟家中需要帮衬的,帮衬一二。” WWw.5Wx.ORG

    罗米商听了自觉再拒倒显不将林大人做朋友,因而笑说自己使人回过龙头再定夺。一面派人护送林家蚕茧本钱四万两去扬州。李龙头听了,亦觉拒之不恭,便收五千两,果然帮中兄弟有家里遭灾的,有人生病缺医少药的,也分派一二,解了燃眉之急。剩下的五千两,依旧放在罗米商库中,说等着圣旨下来,和其他募捐钱粮一并处理,也算咱们丐帮为百姓出些微绵力。至于林如海托管在金陵的一笔钱粮,自然日夜派人好生守着,尽心得很。

    甄应嘉也日日打听罗家米行动向,林大来了一回他自然知晓。不过林大并未拉着成车成船的粮食离开,果然林如海骗了自己九万两并五千石粮食,却并未运去扬州。

    数日之后,林大来到罗米商铺中,见礼之后,罗米商已经将所得银两打理好了,问林大管家是否要人护送。林大自是感谢罗米商一番,又点出一万银子与罗米商。罗米商自是十分推迟道原是举手之劳。

    江南地势平坦,河流湖泊遍地,若是遭了水患,只怕一片汪洋,受灾民众不知凡几。因而林如海奏折自然细细列了各级官员和商户所捐财物数额,还做了这笔银钱花费建议。不过是趁秋冬枯水,加固河防海防,稻米作为上工义工粮食,银两出留足明年春种费用外,亦分到江南其他州府,也做加固河防、海防所用。

    泰和帝初时听了林如海递折子进京,以为又是要户部划拨赈灾银两的,心中老大不快。盖因全国各省报灾情的折子不知凡几,皆是要钱银赈灾的,户部亦是捉襟见肘。展开折子看时,林如海已经凑集好了赈灾物资,只待自己金印批准。泰和帝喜出望外,当即准奏,使人将圣旨快马送往江南,亦抄送各州府命各地方官员全力配合。

    却说江南民众但凡家中有壮劳力的,谁不愿意出了劳力去河防上上工?便是官府管一日三餐这一项,家中就省一笔。何况今年干旱,河堤晒了半年,开着老大的裂口。来年依旧干旱便罢,若是发大水,谁家逃得过去?冬日左右是农闲,不去上工不过白在家里罢了。因而招工极其顺利,江南百姓对林如海亦是尽皆拥护。

    不过想到自己出的钱最多,得了最好名声和体面的却是林如海,甄应嘉心中到底不服,不觉气得病了一场。

    却说年底各州府河防海防相继完成,江南一省下了好大一场雪,寒气一袭,甄应嘉病得越发重了。而江南百姓想着瑞雪兆丰年,河堤上隐患又除去了,心中好生高兴。尽皆给当地地方官员和林如海、甄应嘉等送来万民伞。捐了银钱的盐商素日不得百姓喜爱,这次都跟着得了牌匾,众盐商觉着,和甄应嘉做盐政老爷时一般花钱,甄老爷在任花了钱落不到好,林大人在任却花钱买得义商美名,两厢对比,到底是林大人好。

    全江南都欢天喜地的准备迎接元日,只病中的甄应嘉看了十几万两银子换来万民伞,却只得了二万石粮食的名声,气得将万民伞一把火烧了。

    黛玉缓慢的睁开眼睛,被久违的光线刺了一下,慌忙又闭上,如此适应几次,黛玉方能看清眼前景物了。

    只见贾敏也急忙赶来,抱起黛玉,眼中含泪的轻声说:“玉儿,我的玉儿终于醒了。” 黛玉知晓自己重生成功了,也险些激动得流下泪来,但想到灵河水汇集的绛珠泪不能随便浪费,黛玉终于忍住了。因为太过虚弱,黛玉酝酿了一会儿,使劲全身力气,说了一个字:“饿。”

    贾敏自是吩咐丫鬟端上小灶上煨着的细粥,亲自喂黛玉吃了几口。因黛玉年幼,且病了好几日,不敢让多吃,只吃了几汤匙,便吩咐王嬷嬷端下去复又煨着,等半个时辰再端来。

    虽然腹中依旧觉得饥饿,但是吃了几口冰糖燕窝粥,黛玉倒是些微恢复了一些精神,她方慢慢回忆起前事来。

    原来,所谓夺取一线生机,不过是无数怨灵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罢了。为了避免三界之内聚集太多戾气,每次能够重生的人都寥寥无几,只有灵力强大的灵魂能够重生。

    黛玉不但要夺取重生机会,她还要赶在家人亡故前重生。为此,她比之其他争取重生的灵魂要多耗许多灵力,在她看到一丝光亮的时候支撑不住,失去知觉,不想醒来时发现自己成功了,母亲尚且活着,父亲自然尚且安好,只不知林家最早亡故的弟弟现下如何。

    因为在轮回道上消耗极大,黛玉大病了一场,已经昏迷了数日,故今日醒来贾敏和王嬷嬷才会如此激动。果然一个时辰之后,贾敏又亲自喂了黛玉几口细粥,如此数次,黛玉精神才略恢复了些。大夫也来检查过了,说林姑娘已无大碍,只是身子有些弱,好好调理就是。贾敏听了连呼阿弥陀佛,又与大夫包了谢礼,吩咐下人仔细照料姑娘,众人自是点头应是。而贾敏自己则匆匆离去。

    黛玉微一蹙眉,怎么自己将将好些,母亲却并不陪着自己?

    王嬷嬷看了一眼贾敏的背影,一面为黛玉掖好被子,一面叹了口气说:“姑娘你可算醒了,那边哥儿还不知道怎样呢。太太当年在家里何等无忧无虑,如今已经愁眉不展月余了,也不知哥儿何时能够好起来。姑娘你可要好好的,莫要再让太太悬心了。”

    黛玉听了一惊,同时又是一喜。惊的是王嬷嬷说哥儿病了,喜的是幼弟林礞如今尚且活着。自己在轮回道上受了许多苦,终究是赶在所有亲人尚在的时候回到世上。

    “嬷嬷,礞哥儿病了多久了?”黛玉有气无力的问。

    王嬷嬷见黛玉终于开口说话,激动得眼中微微含泪,伸手抹了抹眼角,才道:“姑娘,你可吓死老奴了。礞哥儿病了一月又十天了,太太每日衣不解带的照料,哥儿不见好转,十日前姑娘又病了。我一面心疼太太、又一面担心姑娘,那头哥儿又那样,谁知道太太这些时日心中多煎熬?幸而今日姑娘可算是大好了,佛祖保佑哥儿也快些好起来吧。”王嬷嬷说着双手合十,满脸虔诚的祷告。

    黛玉见王嬷嬷满脸忧心绝非作假,心中疑惑,看如今情形,王嬷嬷是个衷心的,怎么当年在荣国府,她又舍自己而去了呢?

    黛玉不及细想后事,轻声道:“嬷嬷,带我去看礞哥儿好不好?”

    王嬷嬷听了急忙摇头道:“大夫说姑娘年幼,最好是和哥儿分开,仔细也染上了病。如今姑娘将将好些,还是仔细将养着吧,便是姑娘爱惜弟弟,养几日大好了,日日陪着礞哥儿也是使得的。如今姑娘去哥儿房里,只怕不妥。”

    黛玉听了摇了摇头,礞哥儿已经病了四十天,前世礞哥儿便是在今日没了,她无论如何再耽误不得。黛玉略思忖下子,盯着王嬷嬷道:“嬷嬷,我和礞哥儿亲近得很,他病了,我跟着病了;如今我好了,只怕礞哥儿见了我大好了,一高兴也跟着好了,嬷嬷快带我去看看。”

    王嬷嬷向来疼黛玉得很,如今她大病初愈于,一张小脸苍白,只一双眼睛灵慧,期盼的看着自己。王嬷嬷见了这情形,哪里忍心拒绝,将心一横道:“紫苏,还不替姑娘更衣。”

    黛玉目光向紫苏移去,见到紫苏脸上的迟疑之色,她开口劝道:“嬷嬷,姑娘还小,礞哥儿病得又不轻,抱过去只怕冲撞了。”

    黛玉不管紫苏,抬头有些可怜的看着王嬷嬷,王嬷嬷一见黛玉眼神,哪里还管那些,肃然道:“你只管替姑娘换衣裳,太太怪罪下来,我一力担着。”

    紫苏还要说什么,王嬷嬷已经自己拿过黛玉的衣裳替她更衣了。黛玉为了尽早见着礞哥儿,也是配合得很,须臾就穿好了。忙自己跳下拔步床来,就朝林礞房间跑去。可是黛玉卧床十日,浑身无力,只跑得两步就一个踉跄,紫苏忙上前扶住。

    紫苏待要再劝,黛玉已经向王嬷嬷伸出双手。黛玉卧床昏迷之时,王嬷嬷不知道多盼着黛玉能再伸手要她抱,如今见了这情形,也不去管紫苏口中说什么,一把将黛玉抱起,往林礞房间走去。

    却说贾敏紧皱的眉头这一个多月就没有舒展开过,黛玉虽然脱离危险,林礞尚在病中,日渐消瘦。贾敏从黛玉房中出来,又忙到林礞房中,看了一眼眉头紧锁、脸色蜡黄的哥儿,贾敏满脸雨泣云愁。先时面如满月,目若星辰,雪团子一样的哥儿,不过病了月余,就快脱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了女主不宫斗,于是逼出凤印这件事也让公公去做了好了,这样就不会损坏三郎名声了。

    至于定安帝为什么突然清醒了,后面会交代。

    罗米商笑眯眯的道:“甄大人言重了, 小人可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哪敢昧着良心做那样的事。小人原是为了大人好。”

    甄应嘉听了这话奇怪,问道:“此话怎讲, 若是说不明白, 我明日定然抄墨了你这黑店。”

    甄应嘉越想越气:自己这番岂不是被林如海算计了个够,若是这罗米商的粮米是年初收购的,不过二两半左右银子一石,卖给自己展眼翻了一番多。这蚕茧也不过左手转右手,亦是于往年一倍半的高价。如此算来,林如海这次所捐的稻米二万石,全从自己身上出了,还另赚了一笔,他林如海白赚了好大的名声!

    展眼三月过去,果然京中圣旨下来。

    要说林如海募捐钱粮如何用法,不过加固江南一省各处河防海防。原来,林如海博览群书,各地县志地理志亦不知记了多少在胸中。自然知晓大旱之后往往便有大涝之年。今年格外干旱炎热,说不得明后年就要发大水。

    罗米商递过一道收据,满脸堆笑的说:“甄大人请了, 小人受了两淮盐运林大人所托,代管甄老爷所捐稻米。这是林大人签了印鉴的收据,迄今甄大人认捐粮米已经到位。林大人说了,甄大人衷心皇上,林大人定然上报京中, 不贪一分甄大人的功劳。

    只扬州各大盐商所捐的银两并甄大人捐的粮米, 俱是大数额, 难道这大数额粮米甄大人要另贴运费送去扬州不成?所以林大人体恤甄大人,让小的代为保管这笔粮米。只等圣旨一到,户部来官员前来接手, 直接从小人库中出去,到时候甄大人只管派了管事来清点,若是小人库中少出了一石,只管给小人一个奸商罪名便是。

    便是先时出了大钱财的大小盐商,开头心中还想:原以为这林大人不盘剥重礼是个好的,没想到和之前的甄大人也一样。平日里不盘剥,这一次捐资,可和那甄大人索取重礼差不离了。后来见林大人将钱财用到实处,自家也是受益的,加上折子上有自己名字,在圣人面前露了脸也是体面,因而无人再有不满了。心中真真觉得林大人是个好官。

    满江南里头,独甄应嘉心中觉得极为不受用。明明自己出了最多银子,却让林如海得了好大的实惠。初时甄应嘉见了邸报上募捐钱粮用法,还使人去罗家米行监督自己捐那二万石粮米。后来见每日河防上上工多少人,粮米花费几何,银两花费几何,皆是一笔一笔在几大城门和知府衙门外头张榜公开,清晰分明。不但自己捐的粮米尽皆花费在河防上,还有许多银两亦花费在河防上,甄应嘉才觉心中些微好受些。

    只甄应嘉想到这弥勒佛般的罗米商是个使毒高手,也不敢造次,只得心中狠狠记了林如海一笔,次日又带了八万银子,果然得了数万斤优质蚕茧。花了十七万的银子,今年秋冬一季的上用衣料总算有了着落。

    却说这秦记绸缎庄秦老板和罗米商皆是丐帮帮众。其时有些商人加入各大帮会,一来有寻个庇护的,二来也有这些铺面本就是帮会的产业。平日照常做生意,私下也搜集些情报,做个帮会的暗桩。只这二家铺面不过普通规模,他们提前收购许多粮米、蚕茧的银子确是林如海暗中支持的本钱。因着帮中李龙头的小弟子李罕得林如海府上照顾,因而丐帮倒乐意帮这个忙。

    罗米商听了这话心想:这林大管家虽然没有细说,但是听来这林大人对这笔银子的花处早有规划。因而少不得应了,笑道:“咱们龙头说了,林大人愿意将此事交给咱们办,是看得起咱们这些江湖人。咱们知道林大人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因而咱们是帮忙只当是在帮百姓。若是林大人给了报酬,岂不是看不起咱们?”

    林大笑道:“莫不是罗老板嫌少不成?我们老爷自是知道,按江湖规矩,这样的银子原该二一添作五,所得利钱分给贵帮一半。但是这些银子我们老爷也并不敢要,我此来不过取咱们老爷蚕茧所得本钱,便是蚕茧的利钱也是留在金陵,让贵帮暂管,日后自有用处。

    老爷说已经递了折子到京中,原有这笔钱粮的用处规划。老爷说了,既是甄老爷出了大头,不敢叫咱们金陵百姓一分好处不得,我们老爷的建议原是这次募捐的银两依旧用于江南百姓身上。若是圣人批了,这笔银钱到时候就地花在金陵和临近州府。若是圣人另有别用,咱们再来取也不迟。”

    此为防盗章  罗米商笑道:“甄大人果然信人,既然如此, 甄大人请回, 恕不远送。就爱上网 ”

    甄应嘉见罗米商收了银子不发稻米, 这还了得,因而怒道:“既是收了银子,还不将粮食送到我府上库房?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敢坐地诈骗不成?”

    甄大人且想想,这粮米最难保管,漫说鼠虫难防,一个受潮也是大笔的损失,若不是林大人所托,小人还不愿意代为保管呢。甄大人又不贴保管银子。不过小人做了多年粮米生意,库房干燥,防鼠防虫有些法子,因而虽然没有财力,也为国出一把劳力罢了。若是甄大人当真不放心时,只管自己组织了粮队,将这大笔粮米运往扬州让林大人亲自签收。若是甄大人信得过小人,那么两厢便宜,这手上有蚕茧的秦记绸缎庄的秦老板,和小的倒还有几分交情。明日甄大人只管将银子带来,当场就点了甄大人要的蚕茧,咱们贴了力夫送到织造府上,如何?”

    甄应嘉听完罗米商笑容可掬的说完这一番话,直气得倒仰:这林如海好深老辣的手段,只怕在他广购桑田的时候,就已经算到了今日,如此工于心计当真可怕。这罗米商和秦记绸缎的老板只怕都和林如海相熟,这两人如此有先见之明,一个收购粮米,一个收购蚕茧,只怕也是受了林如海指使,甚至这两人便是林如海手底下的掌柜。

阅读红楼之黛玉不欠谁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病名为你男朋友出轨之后叶风云陆一曼林辰秦倾城喃风未起思你成疾慕少每天都想复婚我的时光里,满满都是你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