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大纺车长什么样,李益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只能根据前世素描过的老式纺车,来让工匠建造。
这东西结构非常简单,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做出了可以一次纺出八根纱的纺车,当这种纺车真的出现时候,工匠们到时没怎么震惊,真正震惊的人是郑无忌。
这家伙是几人中最有商业头脑,一下便看到了这其中的价值。
……
蔡脩鄙视的对高衙内说道:“说你傻,你还不服,这是一般的纺车吗?它一次可以纺出八个纱,你知道这意味什么?” WWw.5Wx.ORG
“意味着什么?”高衙内萌萌的问道,就像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刚认识这个世界。
蔡脩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一次能纺出八个纱,就是相当于一个人能干出来八个人的活,一下节省出了七个人的人工,这七个人不用给他们月钱啊?不用管他们吃喝啊?一次剩下来七个人吃喝的钱。
高衙内扣着手指头,算了很久。
郑无忌对着蔡脩竖了竖大拇指,说道:“没想到蔡兄想的比我还远,我只是想到了这纺纱机能大量生产出纱,以量冲垮别的作坊,却没想到,还有成本问题。”
李益这个时候却说道:“我们现在光有纺纱机不成,若是织布的效率不加快,织出来的纱也没人买。”
听到这话,郑无忌更震惊了,道:“难道你还能改进织布机?是不是也能向纺纱机一样,一次织八个梭子?”
李益听到这话忍住了抽死郑无忌的冲动,就是在后世的工业时代,就各种织布机了以后,也只能一根线一根线的织,一次织八根线你怎么不上天啊。
见李益没说话,郑无忌也没去找不痛快。
之后,李益便便对着一台织布机面前研究如何去改进梭子。
李益前世知道在工业革命前期有一种叫飞梭的织布机,其原理也非常简单,就是在现有的织布机上安装一个滑槽,用弹簧带动梭子,使其能够左右滑动,别看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动,却足以让织布的效率提高数倍。
只是现在唯一麻烦的就是没有弹簧钢,当然对于织布机这种大型机械来说,弹簧倒也不是必须品,用竹子或者一些弹性的材料都是可以代替的,只是使用寿命可能不如弹簧那么长久,但也聊胜于无。
至于弹簧钢,李益他本人不懂什么材料学,只是大概知道强度、应力、淬火、回火等几个专有名词。至于具体该如何操作,这只能等以后工学院建立起来后,让有经验的铁匠去实验,反正太学之中别的都缺,就是不缺各种资源。
若是真的歪打正着,弄出了弹簧钢,那时候钟表、燧发火枪就不远了,燧发火枪、钟表出来了,那蒸汽机、火车、轮船还会远吗?
到时候,李益一定会为这些工匠表功,让他们也封官鬻爵。
李益甚至可以想象到不远的将来,大宋太学这所大宋的最高学府内,将会有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上天。
李益没事儿的时候,就经常这样憧憬大宋的未来。
郑无忌打完了张正青几个人回到了太学的实验室。
回到这里之后,几个纨绔也终于冷静了下来。
高衙内说道:“这次咱们把张邦昌那老儿的孙子差点打死,恐怕那老儿不会善罢甘休吧。”
郑无忌却很是不在乎的说道:“人是老子打的,有种就叫张邦昌那老儿来找我,只要这老儿敢来,我连他一块打。”
蔡脩也跟着笑了笑道:“张邦昌那老儿胆小怕事,恐怕他没有这个胆子来
太学捣乱,倒是有可能去陛下面前告我们的状。”
“哎呀,哎呀,这可完了。”高衙内有点害怕了,“我爹刚刚被贬了官,这时候再出事儿,恐怕陛下真要追究起来,我就跑不了。”
李益却笑着说道:“怕什么,规矩是我定的,打人的是郑兄,革除张正青功名的是秦学正,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倒也是,不过出了这种事儿,总得有人受罚吧。”高衙内挠了挠头,想到现在最没地位的好像就是自己,怎么都觉得受罚的会是自己。
李益这时候拍了拍,高衙内的肩膀说道:“放心处罚不到你,不是还有秦学正吗?”
四个人听到这话哈哈笑了起来。
然后李益说道:“走吧,带上纺纱机和织布机,我们该进宫见驾了。”
(本章完)
李益自从入主太学的时候,就一直想找机会将秦桧清除出大宋官员的队伍。
可是却一直没有找到理由,这货不贪污、不嫖娼、不赌钱,私德好的没话说,李益对他就像是狗咬刺猬一样。
有趣的是,这老头瘫软在地上的之前,还将身边婢女的衣服扯了下来垫在地上。
等到没人的时候,郑无忌抱住李益说道:“太厉害了,这简直太厉害,李兄之前你说要用商业控制大宋的,我还是将信将疑,但是现在看到这种纺纱机我真的信了。”
高衙内不太明白,便问道:“这不就是一个纺车吗?你就指望着它控制大宋的经济?”
前面有一个私德非常好的投降派唐恪,现在又有一个私德非常好的投降派秦桧。
这让李益开始怀疑大宋的投降派里是不是都是这种清官?又或者说这种平时不贪污、不嫖娼的人,其实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都是软骨头?
那就是说,这纺纱的成本就
下降了,同样价格买的棉花、丝、麻我们的加工成本是他们的八分之一,价格也当然比他们低了很多。别的作坊卖纱卖贵了,他们卖不出去,卖便宜了他们赔钱。这样其他作坊的人怎么和我们竞争?现在懂了吧!”
是的,张侍郎非常爱干净。
老头哭了好一会儿,却始终没有靠近孙子的床前一步,对他来说满是血渍的床太脏了,哪怕床上躺着是他的孙子。
在之前的半个月得时间里,李益带领从民间招收来的能工巧匠,正在研究大纺车和飞梭织布机。
太学内的学生们,这次终于老实了下来,想想中书侍郎的孙子都差点被当场打死,他们这些人算什么?
太学中一处偏殿被李益改造成了工匠房,未来这里也将是工学院的实验室。
第六十二章飞梭织布机
张正青被当场革除了功名,做这件事儿的是学正秦桧。
张正青被抬回张府的时候,已经是进气多出气少了,加上又是夏天伤口极易化脓,张邦昌在看到自己的孙子的时候,就被一股恶臭熏得,捂住了鼻子。
看着血肉模糊的孙子,张邦昌差点疼昏了过去,嚎了一声:“我的孙儿。”坐瘫软在了地上。
阅读宋时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