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至少有上百道冰冷的目光,看向了李益。
李益自然知道这次是犯了众怒了,就算他不后悔这么做,但是还得尽量去弥补,便对徽宗皇帝的说道:“陛下想要与民同乐,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陛下出题,让老百姓作词或做诗,若有能对答上来之人,陛下可赐予他们御酒或者钱财。
这样一来,可以有诗词为大家助兴。二来,百姓获得钱的方式堂堂正正,也不会伤害了百姓的尊严。三
李益的这一番话语,让徽宗皇帝和众位大臣以及妃子们非常反感,但是确实让徽宗皇帝失去了继续撒钱的心思,说道:“罢了罢了,将钱都收起来。” WWw.5Wx.ORG
徽宗皇帝笑了,说道:“这个点子确实比撒钱有意思的多,今日既然是除夕之夜,那就以春节为题,让百姓做诗或者词。守道你去安排吧!”
楼下的百姓们,一听说不在撒钱了,很多人纷纷不平,别好好的撒币惯例,怎么今年就改了呢?
当然也有自诩饱读诗书之士非常高兴,这可是面君的机会,平时可不是经常有的。
徽宗皇帝高兴的留着胡子说道:“好好,果然不愧是我大宋名仕,各个都有佳作。来啊,看赏,赐酒……”
这席间自然是其乐融融,但是就在众学士喝完酒之后,一个小姑娘却将酒杯藏了起来。
这一点徽宗自然看见,心中有些生气,要知道偷到皇家东西可是要杀头的,便问道:“你这女子为何要私藏朕的酒杯?”
那小姑娘,有些调皮的笑道:“陛下,民女是要收藏陛下的酒杯,让父母观看,也可时时感念皇恩。”
徽宗皇帝最吃马屁这一套,而且如今这么多人在场,徽宗皇帝也不可能真去难为一个小姑娘,便说道:“你若能还作出一词,便朕便饶了你。”
那女儿随手便吟了一首《鹧鸪天》:
“恰逢除夕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这下徽宗皇帝吃了一个闷亏,但是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而众多大臣们却开始拍起了马屁。
“好词!”
“果真是奇女子也。”
而李益也看到这个场景,心中想的是有关“徽宗皇帝的夜考才女”的故事,想不到现在还能让自己撞见。
想必这个女子,便是故事中的若兰了,别说长得还是挺标致的,只是不知道她的真名是什么?
不过想想也就算了,从这女子的诗词那句“与郎携手至端门”、“觉鸳鸯失却群”这些可以看出眼前这女子,早已是个妇人了,李益也没啥好想的。
而此时,坐在李益身边不远的户部侍郎徐处仁脸色却非常黑,小声说道“这死丫头!”
李益听到这话笑道:“徐大人,难道这妇人跟你有关系?”
徐处仁听到李益这话脸更黑了,说道:“什么妇人?分明是个姑娘,怎可污人清白?不对,本官不认识这丫头!”
李益问道:“大人为何这么了解,听这姑娘刚刚的词,应该是一位与夫君出门游玩的妇人啊?”
徐处仁道:“本官,本官只是猜测罢了。这女子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怎么可能嫁人!”
(本章完)
而这个时候杨戬有点来劲了,说道:“大胆李益,你连陛下的面子都不给吗?”
李益说道:“我不想去撒钱,陛下都没说什么,只是因为没搭理你,难道就是不给陛下面子吗?杨大监,你什么时候能够代表陛下了?”
“放肆,李益你是存心要败坏陛下的雅兴吗?”李邦彦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什么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你没看到下面的百姓哄抢钱财有多高兴吗?你并非百姓,怎么能理解百姓心中之乐?他没感谢陛下的赏赐还来不及呢。”
来,说不定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青年俊杰。”
听到这点子,有一些大臣们叫了好,能够被徽宗邀请到彩楼的人,无一不是位高权重之人。在这个年代,但凡官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的都是饱读诗书之事,将撒钱那样庸俗的事,变成了现在高雅的吟诗作赋,当然要好玩的多了。
杨戬听到这话,大骇道:“陛下,臣没有这个意思。”
徽宗皇帝摆了摆手说道:“罢了,大喜的日子里,你还在那争来争去的像什么样子?李卿家不想体会其中之乐,便由他去吧。”
楼上的徽宗皇帝及众官员们,看着歌舞表演,喝着美酒,很快便有五十多名饱学之士,被请到了二楼。
这些学士们,一个个已经送出了自己的诗句,引得席间众人叫好不停。
李益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子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此散钱,与喂食猪狗的农夫们又有和区别?
陛下如此撒钱,百姓们不但不会改变陛下的恩泽,反而会让百姓觉得陛下与众位大人们,只是喂养之人,让百姓们失去气节生出堕心,若是将来外寇入侵,百姓们会为我大宋而战?如此下去,对一群失去了气节的百姓来说,不止是坏了一个喂养之人罢了。”
现在,如此一个现实自己身份的机会失去了,怨恨之心自然全都算在李益身上。
众人显然看出了徽宗皇帝的反感,一个个心中非常高兴,李益这次触动了徽宗皇帝最大的忌讳,那就是不让这位皇帝玩,徽宗肯定给他穿小鞋。
而众位妃子们,更是反感李益的这种做法,毕竟,他们从秀女成为高高在上的贵人,为的是什么?不就是高人一等的地位?
第二百一十七章夜考才女
李益也不想搭理杨戬这死太监,便转身去找自己的位置坐下。
徽宗虽然嘴上有些无奈,但是心中却非常高兴,身为皇帝的他,就想看到自己手下的大臣们斗来斗去。
李益这个时候说道:“陛下,臣劝诸位大人也不要这样做,君子不受嗟来之食,我大宋百姓皆是堂堂正正之人,陛下这样做,百姓们拿着这钱心中也肯定不舒服。”
阅读宋时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