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顺其自然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这徐处仁说的是一句大实话,没有强大的势力背景李益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他之前靠着在蔡京门下做事的便利才逐步在官场上崭露头角,眼下蔡京日渐式微,他除了再去寻求一个靠山以外就只能将属于自己的势力培植起来。

    徐处仁觉得跟李益已经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于是在临走之前说道:“李大人,不要以为在这江南就天高皇帝远,凡事还需谨言慎行,老夫今日就言尽于此。” WWw.5Wx.ORG

    这话若有所指,李益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徐处仁的意思。这一次宋徽宗将李益连同蔡绍、徐处仁一并调来江南,他自然也不可能不安排自己的亲信,因为江南富庶之地对于他的国家来说实在太过于重要了。

    “徐大人,李益心中并无什么人选,这归根结底都是皇家的事情,我作为臣子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够了。至于将来的事情,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我更愿意顺其自然。”

    没有什么比得到皇帝的信任更加重要的事情了,毕竟皇帝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只要他觉得你是可靠的,是忠于自己的,那么权势和财富都将随之滚滚而来。

    蔡绍就是通过赢得宋徽宗的信任才始终在官场上屹立不倒,即便是他曾经依靠的蔡京失势,他的官运和地位都始终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所以蔡绍理所当然就是宋徽宗放在李益身边的眼线,这件事情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就算徐处仁没有提醒李益也从来都不会在蔡绍面前掉以轻心。

    如果宋徽宗真的认为李益是郓王赵楷的人,那么反倒不会拿李益怎么样,因此从皇帝的角度来讲,他更乐于看到太子赵桓的势力得到抑制,即便这样可能会引来一番纷争,但太子和郓王兄弟相争,宋徽宗反倒可以高枕无忧。

    不过就算是如此,李益通过这件事情也引起了足够的警觉。看来太子一党已经在加紧部署,排除朝中的异己将是他们接下来所采取行动的主要目的。

    李益想到这里赶紧走进书房,他要给身在汴京的李师师写去一封信,www.44pq.com,搞不好他们会对李师师不利。www.44pq.com,可暗地里就说不准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读过蔡脩的这封来信后李益心中隐隐不安起来,总觉得即将有什么大事发生。

    (本章完)

    此时的赵构还不过是被养在汴京皇城中的一名小皇子,由于他的母亲韦贤妃并不受宠,在宫中的地位不高,宋徽宗对他们母子两人也是较为冷淡的。

    所以如果不是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大宋王朝的皇位是怎么都不会轮到赵构来坐。这一切只能说是造化弄人,让赵构得到了一个天大的机会,不但过上了偏安一隅的帝王生活,还得到了一个高宗的庙号。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李益对于要不要支持赵构上位一直都有些犹豫不决。如果赵构在自己的引导下能够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完全信任依赖于自己的皇帝,那么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那么究竟谁是那个充当宋徽宗耳目的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蔡绍。因为蔡绍从始至终都是忠于宋徽宗一人的,他至今所得到的富贵权势全部是宋徽宗所给予的。

    在整个朝廷之中,有人结好权贵,有人攀附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目的无非就是得到权势和财富。而蔡绍走了一条更加聪明且牢靠的捷径。

    赵构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可是他也绝不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有关南宋的那些荒唐事,李益实在不想在这个时代重蹈覆辙,因此赵构也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李益曾经也试着对赵构抱有一些期待,虽然他在建立南宋登上帝位之后做了很多大失民心的事情,比如面对金国一味忍辱求和、以莫须有罪名冤杀岳飞等等,但其实这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却表现出了比他一众皇兄更加成熟而富有胆略的一面。

    拒绝了徐处仁的再一次拉拢之后,李益心中的焦虑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因为他意识到其实自己并不需要太过于紧张,毕竟现在还没有到举步维艰的境地。

    www.44pq.com,但是这件事情毕竟有名无实,拿不出真凭实据来的话很难有说服力。至于另外两个罪名,也还不至于触碰到宋徽宗的底线。

    不过这也仅仅是李益心中的一种设想,现在还远远没有到要去证实什么的时候。有一点徐处仁他们是对的,那就是这个庞大的帝国始终都需要有一个接班人,只是李益现在还不想忙着站队。

    面对徐处仁投来的目光,李益并不打算将赵构的名字说出去,而与此同时李师师肚子里的那个孩子,或许将来也会拥有一段传奇的人生,不过李益当然也不会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能力了得,势单力孤的滋味可没有那么好受。”

    李益这话显然不是出自真心,徐处仁岂会听不出来。他随即面色有些愠怒,毕竟自己已经算是对李益推心置腹了,但是没想到换来的还是一句搪塞之词。

    徐处仁说道:“既然如此,还请李大人好自为之。这朝中若是没有坚实的靠山,任凭你如何

    第三百零六章顺其自然

    其实徐处仁刚才所列举的那几个皇子中,还少了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在历史上幸运的躲过了“靖康之难”,逃往南方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

    也就是说其实赵构算是宋徽宗那么多的儿子里能力相对最出色的一个,要不是之后他所经历的种种际遇,或许他也能成为一个还算尚可的守成之主。

    史书上说赵构小时候非常聪明,每天都勤奋读书,并且博闻强记,有很出众的记忆力。年少时,赵构曾自愿前往金营议和,虽然被金人扣留了数十日,但表现的非常从容淡然,没有给大宋朝丢失颜面。

阅读宋时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火蓝刀锋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妃卿不可:误惹妖孽王爷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特种兵之八十三岁激活系统利刃出击之特战狼王兴汉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