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这些算盘宋徽宗一早就看得透透的了。
但是太zi党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蔡京是宋徽宗所信任的人。前一次他们发动攻击将蔡京拉下了水,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就可以继续落井下石,因为宋徽宗觉得这样做就太过分了。
宋徽宗跟蔡京的关系并不想普通君臣的关系,他们在私下可以说是称兄道弟,根本不讲什么君臣之礼,由此可见宋徽宗对蔡京的信任程度到了怎样的一种地步。
这些日子,宋徽宗原本心情是非常不好的。他已经被那些言官的大嗓门给闹的片刻不得安宁。这些人无非就是想要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宋徽宗将李益撤职查办。
太子赵桓缓缓步入殿中,跟宋徽宗施礼请安后,便暴露了自己的来意。这个年纪轻轻的太子,言行举止实在太过于直率,而少了一些君王该有的城府,这让宋徽宗总是对他不甚满意。
宋徽宗此时已经猜到太子是为了弹劾李益的事情而来,虽然不像宋徽宗那么及时收到消息,但此时太子也已经知道了宗泽、郑无忌的船队回来的消息。
赵桓说道:“父皇,儿臣听闻如今宗泽将军已率领船队抵达秀州,如今李益身上再无利用价值,必须赶紧将他羁押候审,他那一条条罪状儿臣认为应该严格查问,绝不姑息。”
“冒死谏言?这事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太子来做了?他们几十号言官这个时候都上哪去了?他们怎么不来死谏啊?被人拿来当剑使,自己竟然还浑然不觉,如此愚笨到时候朕怎能放心将皇位传与你?” WWw.5Wx.ORG
赵桓马上说道:“父皇怪罪的是,只是那李益…….”
“休提李益的事,你这么着急的想要排除异己,莫非是等得不耐烦了?想要朕马上就传位于你吗?”
赵桓吓得一下子跪拜在了地上,他这个时候才发现宋徽宗龙颜大怒,已经完全不像是自己进来时候那般和颜悦色。赵桓觉得在对待李益的事情上,自己的父皇的确是太过于仁慈了。
可是这一次进宫谏言,赵桓没有想到父皇竟然会这么震怒,严重就好像有两条火苗要喷出来一样。赵桓一下子就被这龙庭之怒给喝退了,来之前准备的那些说辞还没说到一半就已经彻底没机会了。
宋徽宗想要的是一个稳定平衡的朝堂,而不是由太子赵桓所把持的局面,只要宋徽宗还在皇位一天就不允许太子赵桓这样肆无忌惮地行事。
(本章完)
宋徽宗在书法上起初得益于黄庭坚,褚遂良以及薛家兄弟,在尽得各家精髓后又融会贯通,这才有了独树一帜的“瘦金体”。这种字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彰显了他为人洒脱不羁的性情,也是他引以为傲的一大成就。
而他在书画上的境界同样非常高深,尤其是擅长工笔花鸟画,他用笔灵秀舒展,精细入微,将画中的景物形象达到了形神并举,栩栩如生的逼真程度。
这个消息让宋徽宗禁不住喜笑颜开,他虽然对此次征粮寄予厚望,但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收获,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出了他原本在心中的预期。
接弹劾李益打压蔡京,同时又不断在朝中排除异己,这一系列的做法都让宋徽宗不得不怀疑,难道太子已经有些等得不耐烦了吗?人一旦逾越底线,忘乎所以往往是要受到惩罚的。
就在宋徽宗兴致高昂的时候,外面有小太监进来禀报,太子赵桓在门口请求晋见。宋徽宗扫兴地将墨笔置于笔架上,示意杨戬宣太子进来。
而今天,宋徽宗所埋头创作的是一幅《柳鸦芦雁图》,为此画宋徽宗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将图纸一共分成两段。其中前段部分是画柳鸭,而后半部分则是芦雁。
宋徽宗每落一笔都是流利畅达,妙到毫巅。太监杨戬侧立一旁随时侍候,这个时候他也不禁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惊扰了宋徽宗的匠心巧思。
宋徽宗斜眼瞥了赵桓一下,淡淡地说道:“李益这是为朝廷立了大功,你不加以嘉奖不说,还想着要置他于死地,有何目的啊?”
赵桓心中一震,说道:“儿臣只是不愿父皇受此乱臣贼子的蒙蔽,李益私通辽国使者只这一条便已是死罪,群臣连日来群情激愤,都希望将李益严查严惩,故而今日儿臣特来冒死谏言。”
李益,果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宋徽宗不禁如此感叹,他意识到只要有李益在自己的身边,那么恐怕整个大宋朝都不会再为粮饷的事情愁眉不展了。
有些人天生就是个能臣,跟那些整日里只知道在朝堂之上斗嘴争吵的庸碌无能之辈大不一样。宋徽宗所说的庸碌无能之辈,自然就是以王黼为首的一干朝廷命官。
弹劾李益?其实真正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进一步打击蔡京,好让蔡京的势力彻底从朝堂之上被抹去,就此失去东山再起的可
而且照他们如此气势汹汹的意思,不仅是要查办而且是要严办。宋徽宗自然知道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就是以太子赵桓为首的太zi党。
这些人最近越来越不安分了,他们总是在那里跃跃欲试,排除异己,www.44pq.com,他知道这些太zi党再不加以警告,恐怕就要闹翻天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父子冲突
这一天宋徽宗在专心致志地挥笔作画,对他来说这辈子至今最为得意的便是瘦金体和花鸟画,这可以视作他艺术创作当中的巅峰造诣。
这一笔一划尽皆卡打好处,粗一丝显得臃肿,长一毫便失了神韵,也就只有宋徽宗这样的境界才能够驾驭墨笔到如此精妙绝伦的境地,而与此同时这也说明了今天皇帝的心情还算不错。
昨天来自秀州府蔡绍的书信就已经呈送过来,信中蔡绍说李益果然说言不虚,这次前去安南各国征粮的宗泽、郑无忌不辱使命,竟然征得粮食五万万石。
阅读宋时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