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朱勔也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虽然宋徽宗依然对他非常重视,也有意想要把事态和舆论给压下去,但是这一次非同以往,对朱勔不利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变得越来越激烈。
朱勔深怕宋徽宗最终会因为所面对的压力,而选择听从百官的意见对自己施以严惩,可是他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了,毕竟这次的事情实在闹得有些大,无论惹到谁都别惹皇帝不开心。
当务之急是派出军队前去平叛,暂且将朱勔的罪责放在一边日后再议,宋徽宗不想起义军造反的事情打搅他做那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美梦,何况不日之后金国使臣便会到访,要是让他们听闻国内这等不和谐的声音,也会让宋徽宗大失面子。
想到这些事情,宋徽宗就感到头痛不已。他曾不只一次在心中独自感叹,要是治理国家能够像挥笔泼墨般来的简单自在,那该有多么完美。
因为这起义军虽然看起来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但是他们毕竟之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出身,这辈子至今为止也就是握着那些农具比较称手,真要让他们上阵杀人,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这就如同是术业有专攻,一群安分守己,天天在田间地头劳作,巴望着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的平民百姓,心里哪有那么大的怨恨,只不过是受到了官府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再加上被别有用心的人一怂恿,这才稀里糊涂的成了反贼。
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跟着张迪、高托山造反,末了自己究竟能够得到些什么。大家无非是想讨一口生活,不求富贵,只求一日三餐得饱罢了。
刘光世所要做的就是将起义军中那些冥顽不灵的领头者抓不起来,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经过这样血淋淋的震慑,日后就不会再有人异想天开,想要起兵试图挑战朝廷威严了。
对刘光世而言,这就是一个手到擒来的军功,不费吹灰之力即让他得到了声誉,又受到了宋徽宗进一步的信任。
(本章完)
这伙起义军以两个名叫张迪、高托山的人为首,聚众五万余人,成为了在永兴军路和京西南路一代最为猖獗的一股民间武装力量。对于这突然爆发的武装起义,大宋朝廷事前完全没有丝毫的察觉。
当起义军的消息传到宋徽宗的面前时,对他来说自然是大为扫兴的。那燕云十六州眼看就要收复在即,已经沉浸在这种成功喜悦之中的宋徽宗根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平头老百姓还要来造自己的反。
宋徽宗此时正是因为此事而没有给朱勔什么好脸色看,他再昏庸无道也不至于会看不出这里面的来龙去脉。朱勔的所作所为在江南的时候就激起了民怨,当时就连蔡京在内的一众朝臣都看不过眼。
宋徽宗下令让刘光世带着两万湘军前去剿灭起义军,自从伐辽之后刘延庆和刘光世父子俩在宋徽宗的眼里分量越来越重,这种时候想到让刘光世带兵出征,也是出于宋徽宗对他的信任。
虽然起义军有五万之众,刘光世则是仅仅带了战斗力原本就很平庸的两万湘军,看起来宋徽宗对平叛这件事似乎有些过于大意了。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两万湘军不出意外的话是足够对付起义军的了。
这些人真是不识好歹,难道朕没有给他们一个太平盛世吗?真是一帮冥顽不灵的卑劣家伙,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再出兵将他们一网打尽好了,就好像当初的方腊一样。
朱勔跪拜在冰冷的地砖上,他察觉到了此时宋徽宗的脸色并不好看,想来一定是在为发生叛乱的事情而大为光火。当然原本皇帝还期待着朱勔能够为自己弄来一些新鲜玩意,结果现在也是付之东流。
就是这样一支起义军,其实除了个别铤而走险,心怀野心的人以外,其余人都不过是在无意识之下受到了煽动和蛊惑罢了。在面对朝廷的军队时,他们往往表现的毫无斗志,杂乱无序。
因此等刘光世率军赶到的时候,起义军虽然一度表现出了要跟朝廷一战到底的架势,但其结果却是还没等到短兵相接,这些老百姓们就已经丢下武器各自四散逃命去了。
为了“花石纲”的事情,在江南爆发了方腊一伙声势浩大的起义,还有次引发了一系列的兵灾人祸,朝廷为此还花费了很多力气和钱粮才收拾了方腊这支起义军。
而至于后续的赈济灾民、安抚民心等工作,更是费时费力,直到现在才算是真正平复下来,这还是在李益、蔡绍、徐处仁这三位朝廷大员共同赴任,才好不容易稳定了局面,收拾了残局。
起义军爆发之后,朝廷中的官员们也是议论纷纷,他们都对朱勔很有意见,并且已经陆续递上奏折恳请宋徽宗将朱勔严加惩治,若是一味宽厚仁慈反而适得其反,惹来更大的争议和不满。
可是世事往往不随人愿,宋徽宗这个根本就不爱当皇帝的艺术家,总是免不了要面对这一类一听就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尤其是这个朱勔,已经是第二次给他
惹来这种****烦了。
第四百零七章手到擒来
朱勔的牛皮已经吹出去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半路上竟然会遭遇到一支叛军,等到他硬着头皮去向宋徽宗报告这件事情的时候,来自陕西路有关起义军的消息也同时传达到了宋徽宗的面前。
这种种的一切都让宋徽宗非常的扫兴,他这个时候用余光瞥了自己面前的朱勔一眼,这眼神意味深长,让朱勔不禁有些心惊胆战。因为这起义军的爆发,看起来好像跟他朱勔有着很大的关联。
张迪、高托山组织起义军的时候,也是高喊“诛杀奸贼朱勔”的口号,要比之前方腊的口号更加来的干脆、响亮。至于一连有两股起义军武装都打着要杀朱勔的旗帜,这不难反映出朱勔这个人在民间有多么的臭名照顾,多么的遭人痛恨。
阅读宋时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