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刘禅崩,九州动 (求月票)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哪怕现在刘禅还能护得住他,但只要刘禅崩殂,那他的结局就已经彻底注定。

    十月;

    刘禅正式下旨,立刘谌为储君。

    但这种事注定是徒劳的。

    虽然仍不干涉朝政。

    但亦是关注起了朝中的各种政事,并且还注重起了对于刘谌的教育,开始竭力为刘谌打造根基。

    这一次的大乱真的让刘禅开始醒悟了过来。

    洛阳。

    对于这件事,顾易是不打算让顾氏参与其中的。

    让刘谌做太子他还算放心。

    别的不说,最起码以刘谌的性格,在面对外患的情况之下,他绝对可以镇压住朝中的一切。

    而张华钟会等人则是他最好的帮手。

    他无需让顾氏再参与其中。

    这是顾易早就已经有的想法!

    ——顾氏需要转型了!

    这也是他限制顾氏子弟的原因之一。

    顾氏当前与大汉皇室绑定太深!

    这确实可以让顾氏在汉庭之内持续辉煌,但这同样也代表着风险。

    没有永世的王朝。

    顾氏需要将与大汉皇室的绑定,转移到整个九州之上。

    这也是最为符合当前顾氏的发展道路之一。

    数代人的努力,已经让顾氏在整个九州有了惊人的根基。

    顾易如今就是要加固这一切。

    让整个九州上下的百姓都发自肺腑的相信一件事。

    那就是只要顾氏子弟出现于庙堂核心。

    那整个天下便会迎来盛世。

    彻底切断顾氏与单一一个王朝的绑定,反倒是与整个九州的兴衰绑定起来。

    这绝对是顾氏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当然,此事注定无比艰难。

    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能彻底将这条路走通。

    好消息就是顾氏当前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局。

    顾琛的出现已经彻底让顾氏在根本上,摆脱了一朝臣子的表现。

    虽然这天下目前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十方征渡使”,但顾氏其实已经彻底摆脱了官职上的限制。

    就比如现在的顾烨。

    明明不是丞相,但在整个朝堂上的影响却要超过丞相。

    这就是顾氏与其他家族根本性的不同。

    朝堂上的震动并未对大汉民间造成什么影响。

    科举照例进行。

    相比于之前的科举,这一次对于算数科目的学子明显要更多了一些。

    毕竟早在上一次的科举之时。

    顾易便早已确定了算数将会直接被列入科举科目之中。

    但这一次众算数学子的成绩却依旧很差。

    不同于儒门经典。

    算数科目是需要创新的,顾易不可能将一切都划归到《九章算术》之中。

    而这一次他所出的考题便是应对时事。

    让学子们通过算数来改善当前对于土地规划一些问题。

    考生们成绩差也算是情理当中。

    但顾易却仍是不急,理科是需要一定天赋的,只要持续下去便总会出现对应的人才。

    届时整个九州便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已经改变了许多。

    其余的.

    只需要让时间慢慢发酵即可。

    真正让顾易关注的,其实还是四方的蛮夷。

    战事愈发频繁了。

    在经过数十年的正常天气后,四方蛮夷们所处的位置终是迎来了天灾。

    本就生产力严重不足的四方蛮夷,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时,只会比大汉更加绝望。

    他们只能发动对大汉的进攻。

    企图掠夺大汉来缓解危机。

    这种进攻与之前完全不同,在面对生死之时人的信念只会更加坚定,能够爆发出更为强盛的战斗力。

    也好在顾易早就在为此做着准备。

    面对这些部落的进攻与反叛,大汉的守军不会手足无措。

    但哪怕就是这样。

    就在延熙十七年,八月。

    大汉守军亦是迎来了首败。

    面对愈发疯狂的鲜卑、乌桓,局势终是有了大变。

    陆抗倒是还好。

    他不急不躁的性格在守城方面。

    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差错,挡住了外敌的进攻。

    但文钦则不同。

    面对鲜卑的持续进攻,他终是被彻底激怒,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惨遭大败,亡于阵前。

    ——局势顿变!

    原本还十分平静的天下顿时便激荡了起来。

    对于这个消息。

    百姓们本能的以为这就是天方夜谭。

    汉军怎么会败给蛮夷呢?

    常年的强盛,已经让太多太多人失去了原本的敬畏之心。

    甭说天下各地其他州郡的百姓。

    甚至就连幽州百姓对于蛮夷们的态度也与以往有了根本的不同。

    但事情却还不止如此。

    面对频繁的天灾,匈奴、羌人等蛮夷亦是渐渐生出异心。

    但他们却又与鲜卑、乌桓不同。

    他们先是向大汉提出了自己要求,想让大汉出手帮助他们渡过此次的天灾。

    简单而言,便是提高他们的待遇。

    他们需要土地需要粮食。

    连续的天灾终是打破了数十年来的平衡。

    这种要求对于大汉而言已经与宣战没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朝堂诸臣也好;亦或是大汉百姓们也罢,都不可能答应这种要求。

    毕竟在大汉面对天灾之时这群蛮夷烨没有帮助大汉。

    而且——

    大汉这才刚刚渡过天灾多久?

    顾易虽然再次改革了生产农具,大大提高了大汉的生产力。

    但大汉衰弱的根本原因是人口上的衰减!

    而且再次提高对于蛮夷们的态度,一定会让大汉百姓心向蛮夷。

    这是大汉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在这些蛮夷之中亦是有部落更加亲近大汉一些。

    但这些人终究只是少数。

    在大势所趋之下——

    这场战争,虽迟但到!

    顾易本想要直接离开洛阳前往幽州。

    但或许真是天意。

    刘禅的身体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竟然又出现了问题。

    这让本就已经有些人心浮躁的朝堂。

    再次出现了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顾易根本就无法离开洛阳。

    不得已,他只能先将文鸯派往幽州,借此来稳住幽州当前的局势。

    刘禅的身体确实是出现了问题。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

    ——人往往在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失去另一些东西。

    这或许就是刘禅会如此的根本原因。

    虽然他免去了原本历史之中各方局势所引发的忧虑。

    但相比于原本历史,刘禅则更加贪于享乐。

    他的体重远远超过常人。

    甚至就算放到现代而言都算是不健康的体重。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身体出现问题确实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绝对不算是一件好消息。

    北宫。

    整个北宫之中气氛无比沉重。

    顾烨、张华、刘谌等人站在殿内,看着床榻上的刘禅,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担忧。

    待太医检查好刘禅的身体,缓缓走出来。

    刘谌连忙迎上前去,急切的问道:“先生.父皇的身体。” WWw.5Wx.ORG

    “回殿下。”

    太医丝毫都不犹豫,直接便跪了下去,一脸哀痛之色:“陛下脉象虚弱,怕是已在朝夕之间。”

    一瞬间,刘谌的身体猛地便是一颤。

    下意识的就抓紧了太医的胳膊,想让太医赶紧救救刘禅。

    可面对这般状况,太医们又能如何?

    刘禅已经不在年轻了。

    他的年纪,身体都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

    顾易此时的表情也是有些难看,万万没料到竟然会出现这种变化。

    但面对现实,他也只能选择接受。

    没有半点的犹豫。

    顾易立刻操控着顾烨看向了张华,认真说道:“茂先,你立刻召集群臣。”

    张华的表情同样也很严肃。

    先是看了刘谌一眼,随后这才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当群臣被张华召集来北宫之时,所有人便都已经猜出了什么,脸上立刻就露出了浓浓的悲伤之情。

    没有人希望刘禅出问题!

    纵观古今,刘禅可以说是对待臣子们最为宽容的皇帝了。

    在他麾下做官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压力。

    这种性格的天子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

    可如今.

    这种仁善的天子竟然要崩殂了。

    他们又岂能不伤心?

    滴滴的泪水不断从刘谌眼神之中滑落,他还想让太医救刘禅,但得到的回答却完全一样。

    哪怕再怎么不愿接受,他也不得不面对这种现实。

    时间缓缓流去。

    眼看就要已经到了天明的时候。

    就在这时,刘禅终是醒了过来,刚一睁眼便看到了守在眼前的刘谌与顾烨。

    看着两人面上那浓郁得化不开的悲戚之色,刘禅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瞬间洞悉自身状况,竟突兀地轻笑一声,问道:

    “朕,怕是大限将至了吧?”

    “父皇!”刘谌满脸悲恸,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哽咽,忙不迭开口,“儿臣这便去宣太医,父皇洪福齐天,定会安然无恙、万寿无疆!”

    言罢,他转身便要高声呼喊太医。

    但刘禅却抬起手,轻轻拦住了他,声音虽已微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不必了,朕自己的身子,朕心里有数。”

    此刻,他的神情无比坦然。

    其实刘禅一直以来都对死亡心怀恐惧,就连他自己都未曾料到,当真直面这生死关头,整个人竟能如此从容。

    刘谌一愣,眼中满是不舍与哀伤,“扑通”一声,直直地跪在了地上。

    “昭德……”刘禅并未理会跪地的刘谌,而是朝着顾烨摆了摆手,示意他去宣群臣进宫。

    顾烨眼眶泛红,满脸悲戚地快步走了出去。

    不多时,群臣鱼贯而入,每个人脸上都笼罩着深深的悲痛。

    刘禅静静地扫视着众人,待众人纷纷跪地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虚弱,却在这寂静的殿内清晰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中:

    “朕这一生,本无甚大志向。”

    “起初,甚至连当皇帝的念头都没有,只盼能安安稳稳地度过此生。”

    “却不想,竟一路走到了今日。”

    众人听闻,哀伤之色愈发浓重。

    这便是刘禅的独特魅力!

    他无需刻意作为,只需端坐于龙椅之上,便是众臣心中最理想的君主模样。

    刘禅面容平静,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似是在回溯人生的各个阶段。

    忽而,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转瞬,又眉头轻皱,浮现出痛苦之色。

    泪水悄然滑落,他再度看向众人,语气带着无尽的感慨与自责:“朕,有负先帝与尚父的殷切期望。”

    “多年来毫无建树,只知贪图享乐,实在无颜到九泉之下与先帝和尚父相见。”

    “朕也不敢奢望后世能留美名……”

    “只望诸位爱卿能够辅佐太子,继续守护我大汉江山社稷。”

    说着,刘禅缓缓将目光转向顾烨:“昭德……”

    “朕至今仍记得,当年先帝驾崩前,一心盼着尚父到来的情景。”

    “先帝深知朕的才能……一直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直至见到尚父,才安然离去。”

    “朕糊涂了一辈子,临死之际,绝不能再糊涂。”

    “如今天下动荡不安,若是太子难当大任……”

    刘禅目光扫向刘谌,语气愈发凝重,“昭德,你可另行择贤而立!”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

    仿若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彻底的死寂!

    此时此刻宛若当年的那一幕重现!

    刘备当初将刘禅托付给了顾琛。

    而如今,刘禅再次将刘谌托付给了顾烨。

    但两者之间的意思却完全不同。

    顾琛的功勋是所有人都无法掩盖的,甚至就连刘备这个皇帝都比不过顾琛。

    但顾烨终是不同。

    这种信任,甚至要超过托孤。

    但对此众臣却又莫名觉着无比合理。

    这才符合刘禅的性格!

    顾易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放任顾烨朝着刘禅深深的叩拜了下去。

    而刘谌从始至终也从未说过什么。

    殿内悲伤的气氛愈发浓郁。

    在说完此事之后,刘禅似乎是打开了什么心结一般,又开始回忆了起来。

    他感叹着自己的幸运;

    回忆着这些年来一个接着一个离他而去的大臣。

    时间缓缓流去

    他的声音也是愈发的虚弱。

    随着第一缕阳光划破天际,照进殿内。

    刘禅的话音忽然一顿——

    他竟突然坐了起来,直直的看着眼前的阳光,似乎是看到了什么一般,激动的开口:

    “尚父.您来接我了吗?”

    刘禅泪如雨下。

    就如同一个小孩子看到了能让自己安心的大人一般,没有半点皇帝的威仪。

    他还在说着什么.

    但声音实在太小,完全被殿内阵阵的哭声所覆盖。

    ——阳光愈发耀眼。

    就在那一缕阳光完全照亮了他身体的瞬间。

    他整个人忽然便重新倒了下去,呼吸亦是渐渐停了下来,表情停留在了那满是笑容的刹那。

    “父皇!!!”

    “陛下!!!”

    刘谌与顾烨二人几乎同时开口。

    而这阵阵的哭声。

    也在这一瞬间,直接达到了顶峰。

    延熙十八年,三月戊戌日;

    ——刘禅崩于洛阳北宫,享年六十五岁。

    谥为仁;

    乃为大汉孝仁皇帝。

    太子刘谌继位,改元“乾极”。

    这注定是一件足以影响到整个大汉的大事。

    刘禅这个人。

    虽然在大汉各项制度的制定当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听劝。

    他这些年来还是对百姓做了不少的善事的。

    这也是大汉历代先君留下来的惯例之一,刘禅自是会遵守。

    对于百姓们而言——

    刘禅绝对算的上是一个明君。

    毕竟他从来都没做过,霍霍百姓们的事。

    当听闻刘禅崩殂的消息之时,所造成的影响丝毫都不下于昔年大汉时的任何一位明君。

    ——举国悲痛!

    说的就是如今的大汉。

    这种情况更是大大影响到了边疆的战事。

    并不是幽州。

    幽州的情况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

    文鸯的勇猛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尤其是在顶着杀父之仇的情况之下,他的战斗力更是发挥到了极限。

    刚刚赶赴幽州。

    他立刻便逆转了幽州的局势,将杀入幽州的鲜卑军给杀了回去。

    此事影响的主要还是匈奴及羌人的情况。

    他们对于大汉原本还有一些顾忌,面对大汉强硬的态度并未选择直接反叛。

    ——但如今不同了。

    刘禅在这种关键的时候逝去。

    不仅仅影响到了大汉,同样让这些人更加有了自信。

    当有人提出此乃上天要惩罚大汉之后。

    这一战终是彻底开启!

    就在延熙十八年,七月;

    匈奴、羌人相继开启了对大汉的进攻,九州国丧未止战乱再起。

    局势顿时便严峻了起来。

    就在这种情况下,登基大典的筹办只能潦草一些。

    刘谌必须要在这种时候快速登基,稳住人心。

    顾易给刘谌的安排十分妥当。

    于洛水之畔行登基之举。

    哪怕这所谓的大典要简陋很多,但对于百姓们能够带来的影响却要远超以往!

    刚刚登基,刘谌便已经表现出了与刘禅完全不同的性格。

    他并不会去做刘禅那种吉祥物皇帝。

    ——他是真正的帝王!

    但刘谌又与刘璿的膨胀不同,他会听从臣子们的建议,不会那样的目中无人。

    他甚至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动。

    这就是刘谌的不凡。

    他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刘备与刘禅两人的优点。

    对于手下这些十分有才能的大臣,他给予了很大程度的信任,并未去更改大汉当前的制度。

    同时间,他更是听从大臣的建议施恩于民。

    相继于洛阳京畿等地赏赐民爵位。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大汉的局势迅速便稳定了下来。

    刘禅死亡所带来的阴霾.

    终是渐渐退去。

    而刘谌也正如顾易所想一般,在稳定了局面之后立刻便出手解决掉了刘璿。

    只不过这种事实在太小。

    根本就无人在意。

    甚至就连顾易都不在乎这点小事。

    于他而言。

    当局势已经逐渐稳定的那一刻起,他便已经要离开洛阳了。

    北宫。

    刘谌看着手中的奏疏,脸上也是闪过了一丝不舍。

    “昭德当真心意已决?”

    他看向了眼前的顾烨。

    其实刘谌是想亲自出征的,但当他继承皇位的那一刻起便已经不能再任性下去了。

    “陛下可还记着昔年臣问陛下的那个问题?”

    顾易丝毫都不犹豫,操控着顾烨问道。

    闻言,刘谌愣了一下。

    旋即这才反应过来,脸上立刻便闪过立刻惊讶之色:“昭德早已想到了今日?”

    “不错。”

    这一次,顾易并未否认,直接点了点头道:“臣相信祖父的判断。”

    刘谌也是微微点了点头,感叹道:“昭烈公确乃万世难寻之人。”

    说着,他又是轻轻叹了口气:“只可惜啊.朕如今已为天子,难同昭德共伐不臣。”

    “昭德。”

    “你我二人虽名为君臣,但实则不然。”

    “昔年昭武皇帝便有言在先。”

    “我刘氏之鼎,当刻顾氏之名。”

    “朕还记着此誓。”

    刘谌的表情愈发严肃,缓缓起身走到了顾烨的面前:“朕虽不能与昭德同行。”

    “但朕还是那句话。”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昭德只管征战厮杀,朕绝不会让朝内出现任何问题!”.

    ——————

    “延熙十八年三月戊戌,帝崩于洛阳北宫。

    帝讳禅,绍承大统凡四十余载,未尝亲执干戈以征不庭,然能尽托国柄于贤辅,垂衣裳而治。

    凡政令刑赏,悉委重臣,使海内晏然,黎庶安堵。

    百姓仰其德化,咸称仁主。

    及崩,洛阳罢市巷哭,京畿父老遥祭于道。

    礼官议谥,以柔质慈民曰孝,惠爱忘劳曰仁,乃谥孝仁皇帝,葬惠陵。”

    ——《炎汉书.孝仁本纪》

    这可是十分难得的!

    其实能落到这种下场也怪不得旁人。

    这是大汉当前政治生态所促成的结果。

    而刘禅似乎也变了。

    他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不再像当初那般沉迷于玩乐。

    大汉当前的政治生态已经完全与前后两汉不同。

    虽然刘禅还是皇帝且手中还有实权,但更为细致的权利几乎都在臣子手中。

    无论如何

    他都绝不能让大汉在自己的手中出现问题。

    刘禅还是心软了。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且还已经废了太子位,他并没有去治刘璿的大罪。

    刘璿的结局显然早已注定。

    刘谌可不是什么心软的角色,而顾易也绝对不会容忍大汉国内出现任何的风险。

    涉及皇权——

    ——废太子。

    当听闻此事之时,朝堂众臣们竟出奇全都没有多说什么。

    这也和刘禅的性格有关。

    刘璿这个太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建立自己的根基。

阅读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火蓝刀锋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妃卿不可:误惹妖孽王爷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特种兵之八十三岁激活系统利刃出击之特战狼王兴汉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