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集九州之文化,李承乾的改变(求月票)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不,或许不能说是好转。

    而是持续衰弱的速度变慢了。

    这其中或许是和他放下了政务,且回到了中原这片熟悉的气候有着些许关系。

    李世民为顾泉找了许多的医师。

    其实也无需操心什么。

    哪怕是有着洛书协律器的帮助,与当前朝堂之中的这些大臣们相比,顾泉的内政本事却同样也是差了太多。

    真正适合他的也唯有西域。

    但对于他这种人而言,他是不可能停得下脚步的。

    他肩负起了整个家族的教育之责,将自己这些年来的战事经验传授给顾氏的下一代子弟。

    尤其——

    是对付外族。

    他根据这些年来的经验,总结出历代外族兵马的优劣之处,在一边为家族立下兵法的同时一边传授。

    李世民每天都要见他。

    他给了顾泉一个旁人做梦都不敢想的特权,那就是直接坐轿进入皇宫,顾泉虽然万般拒绝,但李世民却仍是执意如此。

    他从不与顾泉说朝政,只是跟顾泉诉说着将来大事。

    “朕要在岭南为我大唐打造出一座盛大的港口,让其成为我大唐开拓之根基。” WWw.5Wx.ORG

    “景襄侯所提之海上伟业。”

    “朕必须要做到!”

    “子渊,届时你必须要和朕一同看着我大唐之兵走向四方,这是朕的圣旨!”

    依旧是如同昔年那般,但对于二人而言感受却已完全不同。

    当初的他们刚刚掌权。

    整个九州正处于极为疲惫的时期,甚至就连北伐都不敢想。

    但如今则是天可汗之名传遍四海。

    其实对于现在的大唐而言,是已经具备了做这些事的资格,只是要开启这一切就注定需要投入极多。

    修缮港口,建造大船.培训海上之兵。

    大海终究是与湖泊不同的。

    这其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是难以想象的。

    而如今西域未曾彻底安定.九州的一切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无视大型天灾的地步。

    身为帝王,李世民不能轻易踏出这一步。

    他这样做只是想让顾泉好生修养,与他共同走到整个贞观的终点。

    顾泉当然也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但生死之事又有谁能够掌控呢?

    他对死亡并没有什么畏惧。

    这是每一个顾氏子弟都具备的特点。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停下脚步,至于死亡——静候着便是。.

    时间匆匆而逝。

    顾泉的离去确实是让西域出了一些问题,顾彦的能力确实是处理不了西域这般复杂之事。

    虽然他已经十分尽力了。

    但能力如此,人之奈何。

    想要彻底控制住整个西域,恩威并施只是基础,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

    李世民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官员前往西域,帮助着顾彦解决一切。

    此事无疑是更加让李世民心中的伟业再次推后。

    他没法再前进了。

    大唐在短短十余年之间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在当前的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奇迹。

    简单而言——就是步子迈的太大了。

    虽然确实将整个大唐的国力推到了巅峰,但想要彻底解决掉一切,使得四方真正安稳下来,便需要更多的时间。

    也好在当前的九州文化愈发兴盛,人才辈出。

    科举选材无数。

    这些人都可以派去四方。

    有着顾氏的吏治监督,哪怕不能覆盖到大唐全境,但却同样也保证了整个大唐的吏治下限,使得大唐持续向前。

    值得一提的是——

    在顾磊的建议之下,顾氏于巨鹿之地创立了一个名为“云韶阁”的雅地。

    其目的便是聚集天下士人,集天下诗词歌赋。

    没错,就是诗词歌赋。

    随着整个大唐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九州文化的盛行,如今的大唐文坛也全然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昔日所被称之为“旁门左道”不受人重视的诗词歌赋,如今愈发的盛行。

    几乎皆是歌颂盛世之作。

    这与原本历史之中的文坛发展完全不同。

    在原本历史之中,整个华夏的文学发展极为的漫长。

    从一开始《诗经》的教化作用、再到楚辞这种情感浓烈、形式自由、个人色彩极强作品不断问世。

    这就如同是两个派系。

    两汉期间。

    所谓的“正统”文学,是以散文及赋为主,多是服务于宫廷用于政治。

    而其他的则为左道。

    虽然于艺术层面上极为不凡,但却无人关注。

    这一切的改变主要转折便是在魏晋南北朝之时。

    汉末的大乱,玄学的兴起动摇儒学。

    再到魏文帝曹丕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学提升到与建功立业同等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后续的门阀制度。

    世家大族掌握文化话语权,文学才能成为彰显身份的重要工具。

    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因素,扭转了所谓的“正统左道”,才促成了后续唐诗的鼎盛。

    但如今则完全不同。

    其实这一切早在昔年顾康立言时便已经有些变了,顾康的出现奠定了“实学”为主的根基。

    这更是让被称之为“左道”文学创作更加不受人重视。

    再加上顾琛的出现影响到了世家制度的出现。

    这一切都让整个文坛始终未变。

    但其实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当所有人都能吃饱肚子的时候,人类便会开始追求其他的东西。

    如今就是如此!

    ——简单而言,昔年的唐诗昌盛是在九州百姓一代一代人的悲惨之中孕育而生。

    而如今,则是因为国力太强。

    这其中当然有着李世民的功劳,他不仅仅是在做着表彰的作用,同样自己也做了不少的诗作。

    此举在无形之间便影响到了整个天下,尤其是顾磊这种喜欢文学的年轻人。

    这也是他能提出兴建云韶阁的原因。

    对此,顾易只能感叹新脑子是真的好用,别看顾泉顾兹这些家伙属性都比顾磊高了许多,但他们是不可能想到这些的。

    此事以长远目光来看,对于整个顾氏的影响极大。

    以顾氏的影响力。

    这云韶阁绝对会成为整个九州文人都绕不开的一处圣地,而顾氏便可以借此收藏他们的旷世之作。

    诗词歌赋——绝对可称之为华夏历史抹不去的华彩。

    而哪怕对于当前的大唐,此事的意义同样深远。

    当此楼屹立之时。

    无论是当世之人也好,亦或是后世之人也罢,便都能够通过此楼来感叹贞观一朝的强大。

    长安,冠军侯府。

    李承乾此时正在随着一众顾氏子弟探讨兵书。

    顾氏如今的人丁虽然十分兴旺,但要说能和当朝太子一同学习之人,自然也是其中的精锐。

    如今这一代顾氏子弟之中,才能最为出众之人名为顾靖。

    他虽是顾泉的长子。

    但却与顾泉那种只擅长统兵厮杀之人不同,他最为擅长的是政治,属性足足达到了82点。

    就如同昔年的顾熙一般,是个玩权谋的高手。

    此子性格像极了顾泉。

    是个外冷内热之人,平日里看上去极为的冷漠,完全不像是其他小孩子一般活跃。

    最关键的是,此子是个全才。

    内政属性达到了71点,统帅亦然,哪怕最差的武力同样也是有着69点。

    其余子弟的才能也不算差。

    随着历史的车轮重归正轨,顾氏终是接连三代之人出现了人才。

    李承乾如今已经二十岁了。

    随着这几年来参与政事再加上接受顾氏的教育影响,他整个人的气势也是愈发的不凡,像极了昔年的李世民。

    要说唯一差在哪里那便是他的腿瘸了。

    不过如今却无人在意这些。

    李世民让李承乾参政确实是堵住了所有人的心思,根本无人敢乱想什么。

    此时,李承乾正在仔细翻阅着顾泉的兵书。

    他眉头皱的很深。

    李世民对他的要求自是文武双全,李承乾能够明显看的出来这其中的不凡。

    “明岩。”他看向了一旁的顾磊问道,“此书乃是顾氏何人所做?”

    顾磊其实完全对兵法不感兴趣,前来学习的目的与他人不同,他是想着简单的了解一下兵法他日能有资格去战场做出旷世之作,自是看的不够专注。

    闻言,他眼神微微一变,犹豫了一下终是并未多言,只是摇了摇头。

    李承乾并未多想。

    见顾磊没说便再次看向了手中的兵书,忍不住的感慨道:“此人对外族了如指掌,若是在世,定能助我大唐达成万世之业!”

    简单一言,尽显豪迈!

    这就是李承乾的改变。

    虽年纪轻轻,但他也完全不像是原本历史之中一般,整个人十分的果决坚毅,已经具有了成为一代帝王的风范。

    堂内一片静默。

    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之后,众人这才开始答起了试卷。

    这是顾泉所制定的模拟战争。

    到了他们这种年纪,自是不再需要顾氏那种引导性的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模拟战役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

    李承乾答的十分认真,待放下了试卷之后先是与众人探讨了一番,随后又去拜访了如今已经辞官的顾兹,这才走出了冠军侯府。

    府外早已有人等候。

    太子少师李纲刚见到李承乾,立刻便神色怪异的迎了上去。

    “先生。”

    李承乾还要行礼。

    但李纲立刻便拦住了他,神色怪异的认真道:“殿下速速回宫。”

    “嗯?”李承乾皱了皱眉,看出了李纲神色的不对劲,问道:“发生了何事?”

    李纲犹豫了一下,见四周无人之后,这才轻轻叹了口气,压着声音说道:“殿下,陛下刚刚赐予了魏王设置文学馆,招揽学士之权。”

    他的神色十分复杂。

    魏王李泰,如今的权势太高了。

    他虽然在京城之中,但却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

    这种权势实在是让人畏惧。

    如今随着李承乾逐渐参与政事之后,太子党已经渐渐形成,李纲自是其中之一,自是心绪难安。

    “是因为那《括地志》?”李承乾的表情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微微皱了皱眉。

    李纲点了点头。

    见状,李承乾立刻便摆了摆手,淡淡的笑了一声道:“先生无需在意。”

    但李纲又岂会如此放松下来?

    虽然只是招揽才子,但这个举动立刻便让他想起了昔年的李世民,他当初就是李建成的太子詹事。

    对于这一切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一点。

    “他们不了解父皇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李承乾仍是那般的无所畏惧,“也不明白父皇想要何种的后世之君。”

    说罢,李承乾也不顾李纲,立刻便朝着马车而去。

    临近马车之前。

    他看了看那略显平庸的马车摇了摇头,对着一旁低着头的内官道:“如此俗物,过于平庸,下次将其换了。”

    他的性格确实有些变了。

    虽然没有如同原本历史之中变得怪癖无度,但亦是开始喜欢奢侈了起来。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

    腿瘸对于李承乾而言就如同一根刺一般,哪怕没人会议论此事但他心中也会忍不住的遐想。

    从古至今,哪有瘸了的太子与皇帝呢?

    他需要这些外物来彰显自己的不凡。

    这同样也是人性难免。.

    (Ps:月初求月票稳榜~~)

    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少了许多。

    很多人其实都来看望过顾泉,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真正的心腹,都想要帮着顾泉做些什么,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此事终是秘密。

    更不可能知道如今之事。

    李世民对此自是十分的欣喜。

    顾泉本来还想着帮他再做一些什么,但李世民对此事的态度却是极为的坚定,不让顾泉再操心什么朝政。

    其实早在玄武门之变刚刚结束之时,确实是有着很多的传言。

    但这些传言也早就已经随着时间而逝去了。

    但无论是顾彦也好,亦或是李世民也罢,都不可能让他再去管这些。

    顾泉就这样清闲了下来。

    而李世民的那些心腹终究也是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

    这是禁忌,所有人都十分明白这一点。

    但让人惊奇的是,他的身体竟真的有了些许好转。

    其实原本顾泉是不抱有什么希望的,于他而言,能够再次见到李世民一面便已经足够了。

    此生并没有什么遗憾。

    自这一日起,群臣们能清楚的感觉到李世民似乎变了。

    虽然仍是那般的勤政。

    没人能想到——

    一个人能够为了家族,为了心中的感情付出这么多。

阅读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火蓝刀锋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妃卿不可:误惹妖孽王爷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特种兵之八十三岁激活系统利刃出击之特战狼王兴汉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