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好!好!真是大快人心!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他在奏疏中写道,太子监国听政,乃陛下钦定,是培养储君、稳固国本之要策。

    既然赋予其参政之权,就当尊重其举荐之责。

    若因朝臣议论纷纷便轻易否决储君深思熟虑后提出的人选,则监国听政之制形同虚设,储君威信何存?

    李世民接过奏本。

    李素立“性情稳慎、恪守礼法、忠于王事”,正是执行此阶段任务的最佳人选。

    其宗室身份更能彰显朝廷对西州的重视与信任,有利于安抚新附之民。

    反之,若派一锐意进取却可能操切行事者,恐生变乱。

    他恳请陛下圣心独断,维护太子应有的权责,准其所请,以安东宫之心,以正朝廷之风。

    看完奏疏,李世民久久不语。

    魏征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在了他心中某个敏感的位置。

    他不得不承认,魏征的担忧有道理。

    他一方面希望太子成长,另一方面却又在太子初次重要举荐时,因朝议压力而轻易搁置,这确实可能向朝臣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削弱太子的权威。

    是否……自己对这个儿子,还是助力太少,考验太多?

    魏征这份毫不避嫌、直抒胸臆的奏章,让他原本因“搁置”而略显倾向的天平,再次产生了微妙的摇摆。

    ……

    东宫。

    李承乾独自坐在显德殿内。

    右手的指关节还在隐隐作痛,那是先前砸在柱子上的痕迹。

    可此刻,那股灼烧肺腑的怒火,奇异般地冷却了下来。

    他不再去想那些臣子们或倨傲或冷漠的脸,也不再反复咀嚼那份被当众“搁置”的屈辱。

    李逸尘的声音仿佛在他耳边响起,冰冷而清晰:“殿下,博弈之道,在于看清格局,计算得失,而非意气用事。” WWw.5Wx.ORG

    博弈……是的,这是一场博弈。

    他,李承乾,是局中人之一。

    而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次回合的较量。

    他开始尝试用李逸尘所授的方法,去拆解那些反对者的立场。

    李勣,兵部尚书,他反对的理由是“不通军务”。真的仅仅是因为李素立不谙兵事吗?

    西州设黜陟使,总揽开发,必然涉及屯田、戍防,甚至与安西都护府的权责交织。

    李勣执掌兵部,军方在西域的利益盘根错节。

    一个完全由东宫举荐、且易于控制的文官坐镇西州,是否会打破军方在边陲的某些固有格局?

    或者,李勣本人,或者他代表的军方势力,是否希望这个位置由更贴近他们利益的人来担任?

    他的反对,是出于公心,还是为了维护兵部的权柄,乃至他英国公一系在西域的影响力?

    李承乾的思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他将每一个反对者都视为棋盘上的一子,尝试分析其动机,估算其能量,判断其在此事上的“收益”与“代价”。

    他发现自己之前的愤怒是何等的愚蠢和无用。

    愤怒改变不了任何局面,只会暴露自己的虚弱。

    李逸尘说得对,这不是父子家常,而是君臣奏对,是权力的博弈场。

    那么,他李承乾在此次博弈中,得失如何?

    表面上看,他输了。

    举荐被搁置,颜面扫地。

    但真的如此吗?

    他想起了李逸尘昨日的话。

    “殿下,您还有后手。”

    是的,后手。

    那个看似疯狂,却可能扭转局面的后手——一力承担西州开发的钱粮!

    如果……如果他真的能做到,不需要国库额外支取,就能筹措到那十五万贯钱,二十万石粮,甚至更多。

    那么,今日所有反对他的理由,什么“耗资巨万”、“徒耗国帑”、“才不配位导致浪费”,都将不攻自破!

    到了那时,谁还能质疑他举荐的李素立?

    谁还能说他李承乾“好大喜功”、“不通实务”?

    他甚至可以凭借此事,彻底将西州事务的主导权抓在手中。

    那些今日反对他的人,到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这个念头,像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阴郁的内心。

    挫败感依旧存在,但不再令人窒息,反而转化成了一种冰冷的动力。

    他知道他手中还握着一张未打出的王牌。

    只是……这张王牌,该如何打出去?

    李逸尘所说的“信用”,那玄而又玄的“锚定物”,究竟是什么?

    东宫有什么东西,能够锚定出十五万贯、二十万石粮,乃至后续更多投入的信用?

    他蹙紧眉头,再次陷入沉思。

    金银?土地?

    还是……他这太子之位的未来?

    他想不明白。

    但他知道,李逸尘既然提出了,就必然有他的道理。

    就在李承乾于东宫显德殿内冷静复盘,筹划后手之时,魏王府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李泰难掩脸上的兴奋之色,在装饰华美的书房内来回踱步,肥胖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晃动。

    “好!好!真是大快人心!”

    两个时辰前太极殿朝会的余波,仍在帝王胸中盘桓。

    李勣的直接反对、长孙无忌捋须谏言、房玄龄垂目陈情、崔仁师持笏力辩、众臣借李素立“才具平庸”“不通军务”之由,将太子举荐逼至绝境的场面。

    储君该学会隐忍,但隐忍之下暗涌的机锋更令人警惕。

    长此以往,谁敢为太子尽心谋划,太子又如何能历练成长?

    对于李素立,魏征承认其并非开拓型猛将干吏,但他强调,西州当前首要任务并非急功近利的开拓,而是“稳人心、立规矩、固根基”。

    此刻在李世民脑中清晰复现。

    朝会时李承乾的反应超出预料。

    奏疏最后,魏征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朝中某些反对之声,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夹杂私心。

    或为维护本部利益,或为迎合他方势力,其行径是在损害储君权威,动摇国本,其心可诛!

    他刻意搁置任命,既保全东宫颜面,亦将难题掷回——要看看高明如何破局。

    “陛下。”内侍监王德躬身入殿,“魏国公呈急疏。”

    魏征并未过多纠缠于李素立个人才能的细节,而是直指问题的核心——储君权威与朝廷纲常。

    魏征的奏疏,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李承乾举荐李素立!

    其言辞之犀利,逻辑之严密,立场之坚定,远超褚遂良的辩护。

    太极宫内,李世民独自立于两仪殿东侧的朱漆槛窗前。

    午后日光透过窗棂,映亮御案前漫地的金砖。

    高明除初闻李勣谏言时表情有所变化,余下时辰皆垂目静立,连最终“暂且搁置”的旨意落下时,也只是依制躬身,未泄半分情绪。

    这般沉静不该属于高明。

阅读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火蓝刀锋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妃卿不可:误惹妖孽王爷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特种兵之八十三岁激活系统利刃出击之特战狼王兴汉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