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们这儿没有例外……好想也行(求月票)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李小琳伸出手来:“你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做李小琳,也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编辑!你们听的更多的应该是说我是巴金的女儿。” WWw.5Wx.ORG

    听到这里,周旭会心一笑。

    没办法,就像是陈小旭搞广告的时候,大家都叫她林黛玉。很多人也会觉得鲁迅的孙子也必须会抽烟写作!

    听到这里,周旭只好紧跟着走出了门。

    “这几天,正好我在这附近工作,想着来南京看看你!”李小琳递过去名片和一封信:“这封信是我父亲写的!”

    “哦!谢谢谢谢。”周旭把信封拿过来,没拆开就收着。

    巴金亲笔信?那还是比较厉害来着!

    “嗯,保送进了陆军学院。”

    “真厉害,我听说你上过前线?”李小琳问道。

    “不全算是,只是我在前线医院杀敌……”周旭喝了一口茶。

    “哦!”李小琳也当过兵。69年至72年,李小林在总参谋部第23测绘大队担任战士,所以她挺佩服周旭的,感叹一声:

    “难怪我觉得这群新生代军旅作家里面,你那么拔尖呢!你是为数不多有前线经历的作家了吧?”

    “这一段经历对于我写作确实有些帮助。”周旭回道。

    李小琳看向周旭:“上一次的《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销量算得上优秀,一百多万册,虽然不如《潜伏》,但是文学界评价却很高!你看这个!”

    李小琳拿出来一本杂志,正是周旭的‘仇家’《人民文学》,上面有一篇阎刚的文学评论。

    “阎刚在这篇评论里面说这篇是揭示日本侵略恶行的优秀作品!在整个七八十年代的军事当中都是罕见的,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战争,细致入微……”

    李小琳说道:“阎刚同志是《人民文学》的编审,当然也是业界知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对你的《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可谓是高度评价!”

    “哦!”周旭只管点头,阎刚他也是听过的,后期和冯牧应该能持平。

    “所以呢,周旭同志你的作品都是十分优秀的,我想着找你再约一篇稿子!你最近有什么思路吗?”李小琳笑着问道。

    “可是,《解放军文艺》给我了约稿信。”

    李小琳笑道:“约稿信?周旭同志,我可是亲自来拿稿子的,可比起来他们要真诚的多呀?这约稿还得看诚意的!”

    再说‘巴金来信’都给了,她不可能让稿件跑了吧?

    周旭点点头:“那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吧?”

    “嗯!”

    周旭说道:“上次写《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看完《小兵张嘎》之后,我想着能不能写一篇儿童视角的战争,后面看到了731的历史资料于是就结合了一下。

    这次我在南京住了很久,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我其实知道南京里面很少有本地人,这和大屠杀的历史相关……”

    周旭和李小琳聊了很久。

    ——

    门外。

    政治部的主任,这人也姓丁,以前担当过师政委!

    丁主任走路都是带着火的,他衣服摩擦着发出来呼啦一声,路过的会客室……丁主任顿了一会儿。

    通讯员连忙也止步,抱着手中的文件问道:“主任怎么了?”

    政治部主任是政治机关的负责人,隶属于政委领导,负责组织、宣传、干部、保卫等具体政治工作。

    差不多也是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想管都是能管的!

    “这个人是谁?”丁主任停下来,透过窗户看向了里面的周旭。

    “他是武汉军区过来进修的!”通讯员很快确认了周旭的身份,因为他是文艺兵加上很年轻所以识别出来很容易。

    “武汉军区的?不行等会我得好好教育一下这名战士了,这家伙我怎么天天看着他来到会客室呢?见过好几回了!这对家里到底有多思念嘛!当兵哪有这么当的!”

    正常的探亲,丁主任是能接受的,但是一天到晚都探亲他也是很讨厌的,对于他来说这种一点感情都割舍不下的战士,如何扛起来大任!

    “把他资料给我?”

    通讯员很快从包里面抽出来一张纸,纸上写满了周旭的个人信息,内容十分详细。

    “这里!”

    丁主任看向了周旭的资料:“对越反击战一等功、一级战斗英雄?……不应该呀,他杀敌这么多,还是这种孬兵吗?”

    看了一眼周旭的资料,丁主任朝着办公室走去。

    “他好像是文艺兵?”通讯员回道。

    “文艺兵怎么了?”丁主任回道:“文艺兵也不能这么做呀!天天待在会客室里面像什么话嘛!跟这个人叽叽歪歪,跟另外的人也叽叽歪歪。”

    “……”

    通讯员回道:“那……周旭同志去会客室的时候都填过资料的,会见的都是编辑部的人……”

    “编辑部?”丁主任到了办公室坐下来:“哪里来的这么多编辑部?刚刚那个是谁?”

    通讯员又开始翻找资料,会客室每次访问都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的:“刚刚那个人,她是《收获》的编辑!说是来找周旭同志约稿的!”

    “这个……《收获》。巴金老同志的杂志社呀?”《收获》距离南京还是比较近的,丁主任听过,觉得也挺厉害。

    “嗯,是巴金老师的,上次周旭同志还在《收获》发表了一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得到了老政委的夸奖呢!”通讯员聊起来周旭就是满脸的羡慕和崇拜。

    “咳咳……政委没谈过他这个作风?不是外出就是去会客室?我批他外出申请都好几次了!”丁主任喝了一口茶,慢悠悠问道。

    通讯员立马说道:“老政委说周旭同志本来就是一个例外,他是来学习搞政工的只是辅助,创作才是他最大的力量?”

    “例外?老政委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军校不能有例外,也不可能有例外!!!”丁主任摇摇头,语气有点不忿。

    “老主任,您别生气,周旭同志这不是忙着给军队做宣传吗?他也没有胡闹是吧?”

    丁主任闻言也是点头,他只是不喜欢这个作风而已,倒是能理解周旭的行为。

    “你说说他写了哪些作品?”

    通讯员经常看周旭的作品,听到这里就不累了:“《长津湖》《潜伏》《高山下的花环》都是他的作品,上次谢晋导演也来了会客室拜访周旭老师,说是要改编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是他写的?”丁主任愣了愣。

    毕竟不关注的文学的人很少会有去注意这些作家的,看完就完了。

    “嗯,他还是一个作曲作词家,《强军战歌》《当那一天来临》这两首歌都是周旭同志写的?”

    “嘶~”闻言。丁主任倒吸一口凉气:“难怪他能破格提升副营长呢……”

    通讯员善解人意说道:“我倒是很佩服周旭老师,在完成文艺作品的同时,还能稳步进行学习工作!”

    “咳咳咳!!!”丁主任咳嗽一声。

    通讯员才觉得自己是夸过头了。

    “这个嘛~原来是他工作的事情呀!那……这个例外也能开!”丁主任咳嗽一声,脸红说道。

    刚刚还在纠周旭的作风错误,但是听了周旭的作品之后,丁主任似乎又理解周旭这个大忙人了。

    毕竟,他天天吃饭前唱的《强军战歌》《当那一天来临》都是周旭的作品。

    那还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他心里对于周旭的才气也有点佩服了。

    通讯员问道:“那还通知他来这里吗?”

    “来个屁!老政委知道了,还以为我阻挠人家创作作品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丁主任吐槽一句。

    半年时间五十万册的销量是很优秀的成绩,顶级作家也是这个水准,很多作家出的单行本能突破五万册都是不错的成绩了。

    当然五十万册也是一笔不错的稿费。

    万元户把邮款放入自己的包包里面。正在想着能够买点啥东西。

    李小琳一辈子跟巴金女儿的这个标签离不开了,打开百度词条第一个是主编,第二就是‘巴金之女’!

    周旭紧跟着说道:“您好您好!”

    前五万册是基础稿费的百分之三给,后面五万册是百分之二,剩下的只有百分之一了。

    总共加起来是六千三百七十五元!!

    不过巴金身子骨一直很好,比之其他的老人家来说,他动笔还挺多,八十年代陆陆续续写了一些随笔,合集叫做《随想录》。

    “呵呵。”李小琳轻笑一声,年轻作家都这样尊崇那群老人家,她继续说道:“你这是?在读书进修?”

    门外又喊了:

    “周旭同志,会客室有人找你。”

    他不认识的人多着呢。

    会客室里面坐着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女人,她头发比较短,穿着列宁装!看着比较老成稳重!

    周旭只好走过去问了一句:“哎?是您叫的我?”

    十一月份的时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总算给周旭寄来了属于他的稿费。

    他看着信件,这小半年时间,《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销量差不多是五十万册!

    加上周旭原本身上的三千元存款……现在他终于是突破一万块钱的万元户了,可以去首都买一个二进院子娶四个姨太太了!!!

    呸。

阅读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病名为你男朋友出轨之后叶风云陆一曼林辰秦倾城喃风未起思你成疾慕少每天都想复婚我的时光里,满满都是你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