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新飞机的定位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陈常在看着在工作台上,摆的长长一排的配件。

    他也是认真的一个一个看过去。

    然后该拿量具测量就测量,该检验就检验。

    这种合格证制度,在战国时期叫物勒工名。

    等到他检验完成了之后,对跟在他身边的张师傅和赵厂长等说道:“可以了,组装吧。” WWw.5Wx.ORG

    说完他从上衣兜里拿出来了一支钢笔,然后在最后的验收单上签上了他的名字。

    这一门75毫米山炮,现在虽然还都是绝对的零件状态。

    因为刚才还是没有组装的零部件,现在刚刚组装成为样炮,所以还没有喷漆。

    这门炮如果最后出厂之前,还会根据季节,先喷保护底漆,最后还要喷适合季节环境的迷彩涂装。

    就和那些已经被装备部队的步兵炮和三蹦子一样。

    不过这门炮现在不会喷漆,只有一层油膜保护,因为是首门样炮。

    它会进行很多的实验程序。

    如果喷上了漆,会影响人的肉眼对炮身部件的变化观察。

    比如裂纹这些东西。

    试炮场上。

    试炮指挥台收到了来自于远在十公里之外的,靶场清场人员的有线电话。

    电话中报告说“靶场已经清空,警戒已经做好,所有人员已经撤离到了安全距离,并进入防炮洞。

    然后再一次确认了靶场坐标。”

    等所有试炮安全程序走完之后,指挥台才挂断电话。

    然后指挥台向着陈常在和总部领导报告,试跑准备完毕,可以试炮了。

    这时,这门75毫米山炮,才被推到了已经挖好了驻锄坑的炮位上。

    还是那个粤军出身的赵老哥,和他的试炮小组亲自操作这门山炮。

    在指挥台对试炮小组,最后一次确认几个目标靶点坐标之后。

    赵老哥便开始亲自指挥试炮工作。

    别看平时说话的时候赵老哥是满口的粤语,但是他在指挥火炮的时候,那口音倒是谁都能听的清楚明白。

    他们这个炮组在这十天来,一直就在拿着那个木头模型练手呢。

    今天他们在摸到了真家伙的时候,倒是也不手生。

    这次试炮,是从远往近打,打八发训练弹。

    所谓训练弹,就是炮弹战斗部装的不是炸药,而是同样重量的沙子。

    前面的引信是个和正常引信形状一样、重量一样的铁疙瘩。

    但是它的发射药是正常装的。

    这种训练弹,是用来测试炮弹的弹道和准确度的。

    不过今天一共需要打十炮,除了八发训练弹之外还有两发实弹。

    一枚是高爆榴弹,一枚是榴霰弹。

    这两枚炮弹,将会在树立了很多木靶的靶区爆炸,测试威力。

    在赵老哥他们的炮组装填完弹药,又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后。

    赵老哥在指挥人员的命令下,在十米外使劲的拉动了炮绳。

    一声轰鸣之后,一颗炮弹,伴随着长长的火焰,瞬间飞出了炮筒,然后向着远方快速飞去。

    眨眼间炮弹就看不到了。

    之所以在开炮的的时候,其他人都需要去安全区。

    一个是因为这是新炮试炮。

    再一个也是因为,就算是普通火炮在发射之前,第一炮时大家也是需要躲避的。

    因为这第一炮叫“温炮”,是有炸膛可能的。

    第一炮过后,炮管温度上升,下一炮就基本上安全了。

    没有多大会,十公里外的靶场,传回来了报告。

    报告说“炮弹准确落入目标靶圈内,并靠近中心点。”

    消息传回来后,试炮场内一片欢呼声。

    于是第二炮开始准备。

    这次的目标是九千米,然后是八千、七千,最后是四千米、三千米,

    直到一千米。

    中间那两个五千和六千米,是留给那两枚实弹用的。

    在三发炮弹打完之后。

    各个弹着点的观察员,都打回来了电话,都确认命中目标环点。

    这时赵老大他们停了下来,因为过了三炮,就可以初步验炮了。

    在初步的检查之后。

    炮管、驻退机、炮栓、炮架、驻腿等,这些主要承压受力件都没有问题,试炮继续进行。

    直到最后两颗实弹打完,靶场报告,炮弹威力奇大,靶区内的木靶受损严重。

    此时陈常在他们再次检查这门火炮。

    依然没有任何问题。

    在所有人的掌声中,这第一次的试炮工作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等到炮管冷却后,还要对这门炮做进一步的检查。

    然后在之后的五天里,连续进行五天的各种实验。

    牵引运输,拆解运输,爬山射击,人工模拟高低温射击,恶劣环境射击等等测试,要在这五天内完成,时间也是很紧张的。

    于是这一次,赵老哥他们的炮组,和陈常在的学生们,就在各个环境中,开始这门山炮折腾去了。

    而陈常在则是又回到了他的航空实验室,带着苏志宏他们开始和新的V型航空发动机开始了死磕。

    等到了这门新炮所有的测试工作全部完成后。

    陈常在他们又给这门炮,做了最后的全拆解检查。

    再次确认这门火炮没有任何问题,完全达到了当初的设计要求后。

    总部军械部的领导,才带着这门被清洗干净,重新组装,又喷上了底漆和迷彩漆后,变的漂漂亮亮的新炮,高高兴兴的回总部汇报去了。

    而总部弹药厂的刘厂长,和军械厂的赵厂长。

    也开始一车一车的往他们的厂子开始搬家。

    机床厂和机械设备厂为他们制造的流水线,他们也全都给搬回去了。

    看着他们那脸上,笑的都成了一条缝的眼睛,陈常在也想跟着笑。

    不过他可得仔细看着他们两个点。

    这两个老人精,可能是搬东西搬上瘾了。

    竟然问军械厂的刘师傅“那套无缝钢管管轧机能不能让他们搬走。”

    刘师傅当时气的都嘿嘿笑起来了。

    然后对两个人说道:“你们看看,要不把那个有一个三百吨炼铁高炉,还有三个炼钢转炉的钢铁厂。

    还有那现在有三台五百吨锻压机,七台一百五十吨锻压机,未来还会有一千吨锻压机的锻压厂。

    还有我们这机械设备厂,那机床厂都给你们搬过去吧。

    这些都是配套的,少了哪个都不方便。

    你们看可以吧?”

    两个人一看刘师傅这脸色当时就溜了。

    这里刘师傅的年纪比他们大,资历也比他们老,技术也比他们强。

    别看人家不在总部那边,可是级别还比他们高。

    真的要是把这为刘师傅给惹急了臭骂他们一顿,他们也得在那忍着。

    谁让他们没事惦记着人家现在的心尖子,无缝钢管管轧机呢。

    哎,慢慢等吧,等到人家把更好的管轧机弄出来,这套管轧机人家可能也就不在乎了。

    等到把这些搬家的都走了之后,陈常在就又回到了他的航空研究室继续工作了。

    其他人的工作任务也都是排的满满的,谁都没有清闲的时候。

    转眼间时间就进入到了七月。

    当那场所有人都知道要发生,却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变。

    终于在那座古老的石桥旁发生后。

    那石桥上的小石狮子也不再嬉戏,那些大石狮子也悲目低垂。

    那一天夜里,陈常在站在院子里,看着东北边的方向。

    脸色凝重的连抽了两颗烟。

    王玲看到他时,问他怎么了。

    陈常在只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有说,就回到他的窑洞继续画图去了。

    而王玲也只是以为,陈常在想他的老家东北了。

    这一夜,陈常在的思路极其敏捷。

    他突然抛弃了之前,在航空飞机发动机上的所有保守的想法。

    开启了一个大胆的思路。

    虽然这个思路在二战时有人提到过。

    但是因为选定的战场不同,和战术目的不同,所以在欧洲战场上,这个思路并没有被发展起来。

    但是陈常在却非常清醒的知道,自己这边在面对小鬼子空军时的弱点。

    第一,自己这边的飞机生产能力产能薄弱。

    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的生产飞机。

    第二,自己这边没有像小鬼子那样,有着多年训练经验的优秀飞行员。

    第三,自己这边在战略上,短时间内一定是要采取守势的。

    这不是感情问题,而是实打实的工业体量,和战争准备的现实问题。

    这是不能回避的。

    所以现在自己这边最需要的就是一款。

    极其安全,操控性极好,动力性和小鬼子能够相对持平,或是相差不多的。

    一款战斗教练机。

    这款战斗教练机,需要的功能是。

    首先它是双座的,能够培训战斗机飞行员。

    第二,他拥有一定的战斗能力。

    第三,它要拥有至少三百公里的作战半径,用以保护陕北这边的领空。

    第四,它还需要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可以给自己这边的陆军提供一定的空中支援。

    第五,它要有较好的装甲防护。

    如果按着后世的机型对比,这架战斗教练机,应该和后世的对地攻击机差不多。

    但它是活塞式双座版的教练机。

    而想要达到上面所提出的要求,那么就必定会牺牲很多东西。

    比如大航程,比如高空高速性能。

    但是现在,陈常在既然选择了空军前期以防御作战,和对地支援作战为主的思路。

    那么大航程和高空高速就是可以暂时放弃,他要的是低空性能。

    在确定了这款新飞机的定位之后,再综合了他对于发动机的大胆思路。

    一款新飞机就在他的脑海中慢慢的成型了。

    等到天色已经大亮。

    王玲都把饭给他端过来的时候,他才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绘图笔。

    此时一款双翼,大水平尾翼,小垂尾,大尾舵的飞机已经出现在了他的图纸上。

    这个设计虽然和苏联的乌-2非常相似,但这完全就是两款飞机。

    陈常在只是借用了乌-2飞机的安全性布局,来弥补自己这边飞行员飞行战斗经验不足的短板而已。

    这架飞机,陈常在使用了工字型铝镁合金做为飞机的主梁。

    这样可以可以强化飞机的主体强度,还尽可能的降低了飞机的重量。

    为了防止铝镁合金被穿甲燃烧弹击中后可能燃烧的问题。

    陈常在在铝镁合金的表面给加了一层磷酸盐防火涂层。

    磷酸盐提取简单,只需要用硫酸分解磷酸钙就能通过湿法提取。

    这并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

    陈常在也想弄出来铝铜镁合金,或是铝锌镁合金了。

    可是这两种合金的制造难度太高,成本也太高。

    陈常在这里暂时还无法实现。

    而飞机上的低承重部位。

    陈常在选择了酚醛树脂与桦木结合的压合板,作为这架飞机的主体材料。

    酚醛树脂,化学实验室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合成出来了。而且早就在使用了。

    而桦木陕北不缺。

    这种压合板,将是这架飞机百分之九十的使用材料。

    它的特性是重量轻,还阻燃。

    这种压合板,也是后世鼎鼎大名的蚊式战斗机的主体材料之一。

    这架飞机除了三点式起落架,和关键重力链接部位使用了中碳钢基钼合金钢。

    在驾驶员周围使用了中碳钢基镍铬合金。

    油箱使用了铝镁合金加橡胶混麻自闭封口夹层之外。

    其它的就都是木头了。

    而它的发动机,就是陈常在突破常规的使用了,V8增压直喷发动机,并风冷/水冷耦合冷却系统。

    它可以在水冷系统被破坏后,还能给发动机提供一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足够让飞行员跑回来了。

    这种结构在后世运动飞机上最为常见。

    告诉他,那门新炮已经完成了生产,所有数据全部合格,正在等待组装。

    这门炮是他陈常在设计出来的,这总装第一门炮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总得让他一起参加才合适吗。

    每一个配件上,都绑着一块小硬纸板。

    这也是一道正常的工序。

    哪怕是有合格证的产品,在组装之前也是要再过一遍检验关的。

    这个时候,陈常在才反应过来。

    这一转眼,他都已经在航空实验室这边待了十天了。

    但是在现场的那些大师傅们手下,还没有用上一个小时。

    这些零散的零部件,就被组装成了一门闪烁着金属光泽,威风凛凛的山炮。

    纸板最那上面印着合格证三个字,下面的表格里填写着配件名称,编号,出厂日期,以及负责人签名。

    这是现在整个陕北工厂都在推行的合格证制度。

    而现在叫合格证。

    在秦末汉初叫市亭戳印。

    在唐朝时叫度量衡检验凭证。

    人在专心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飞快。

    当总部军械部的领导,亲自来到了航空实验室找到了陈常在。

    火炮总装车间。

    这门陈常在设计的火炮所有配件都摆在了工作台上。

阅读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火蓝刀锋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妃卿不可:误惹妖孽王爷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特种兵之八十三岁激活系统利刃出击之特战狼王兴汉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