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玮听到“君父之名”四个字后,就意识到这可能是父皇对他们的考验,不仅完成了指令,还多抄写了两百本,一共七百本,上呈给皇帝。
而赵璩呢,一个字没写,心想抄那个有什么用,依旧我行我素,逍遥得很。
赵构这次终于按捺不住,狠狠责备了赵璩一顿,并且嘉许了赵玮。
但是韦太后偏爱赵璩,不喜欢长相清瘦,波澜不惊的赵玮,所以赵构一直举棋不定,下不定决心立储。
他跟他的“弟弟”赵璩也依然相处融洽。
而在史浩看来,他也更偏爱勤学上进的赵玮,所以虽然赵玮已经年过而立之年,他还是每月到王府来检查他的功课和应对。
大儒者必为帝师,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教导出一位真正的“尧舜之君”。
“夫人,有礼了!” WWw.5Wx.ORG
史浩一眼便认出这是普安郡夫人夏氏,她原本是吴皇后宫中的宫女,赵玮开府后被赏赐给赵玮做妾。
后来赵玮原配病故后,她便扶正做了普安郡夫人,她至今无所出,和原配留下的几个子女倒是相处融洽。
“史大人早,王爷在书房呢。”夏氏福了福身,便和几个丫鬟离开了。
史浩抬头看了看天,虽然是冬日,但是今日天光正好,万里无云,应该又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
史浩进了书房,像往常一样,和赵玮攀谈起来。
所涉及内容,无非是经史典籍,国政策论之类。
赵玮好学,史浩也颇感欣慰。
正在二人相谈甚欢时,管家来报:宫里来了赏赐,让王爷出去接旨。
赵玮和史浩都心生疑惑,这平白无故哪里来的赏赐呢?
赵玮哪里敢耽搁,稍整了衣冠,便与史浩一起到门前领旨。
史浩甫一走到郡王府大门前时,夏氏已经在此候着了。
门前长长的巷道里停了三辆牛车,这车厢为白色,车顶为金色,车顶和四脊上都各有一只红色凤凰。
此为五凤车,乃是内命妇所专用。
不一会儿,便见十名年轻貌美,体态风流的身着宫装的女子从牛车上下来,站成了一排。
正在史浩和赵玮都在疑惑的时候,延福宫使张去为已经拿着圣旨过来宣读了。
原来是皇帝陛下让皇后亲自选了十名品貌得宜的宫女,赏赐给普安郡王。
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要赏赐宫女给他呢?
赵玮心中依然满是疑惑。
“王爷,领旨谢恩吧?”张去用笑着提醒道:“待会儿恩平郡王府那边我还要去走一趟呢。”
“哦哦,有劳公公了。”赵玮谢恩后起身,从夏氏手里接过早已包好的赏钱,塞进了张去用手里:“以后要需要公公多多提点才是。”
张去用掂了掂重量,满意地笑了:“王爷说笑了,杂家不过是给皇家办事而已,以后还请王爷多多关照。”
张去用原本是韦太后手下的提点官,不仅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还和许多朝臣关系密切。
所以韦太后死后,丝毫没有影响他在大内的地位,反而坐稳了延福宫使的位子。
赵玮将这十个娇滴滴的宫女交给了夏氏,让她安顿好。
当初他开府成婚,吴皇后就曾经赏赐过两个宫女——夏氏和谢氏,给他做妾。
这十个宫女是皇帝赏赐的,当然不能当做下人使唤,他该不该收为己用呢?
史浩等到夏氏领着那十个宫女走了,看出了赵玮的踟蹰,便说道:“这些宫女平日里都是侍奉皇上的,王爷应该以庶母之礼相待才是。”
赵玮听到这话,突然恍然大悟,也许这又是皇帝对他的另一次试探,他要小心应对才是。
见天色不早,史浩告别了赵玮,便乘牛车离开了王府。
牛车刚行驶到大街上,突然远处传来一处闷雷。
史浩从车窗望出去,和早上一样,依然是晴空万里,只是太阳开始偏西了。
好端端的,万里无云,哪里来的闷雷呢?
接着又响起一声雷声,较之前更加响亮。
冬日里无云惊雷,怕是天有异象啊!
牛车行驶至四方馆前时,突然停住了。
原来是有人挡住了前门的道路。
史浩从车内出来一看,四方馆前站了一队金兵,从一顶朱漆五彩轿上下来一个着金国官服的老人,头发和胡子都已经花白。
只听到四方馆的宋国官员称他为“施大人”。
史浩想到前几日听说金国贺正旦的使节要来了,派来的是北宋降金的翰林直学士施宜生。
从普安郡王和恩平郡王被选为“皇子”以后,只因他在御前进言,请求立两位郡王中的一位为储君,以系天下之望,宋帝赵构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且让两位郡王跟随他读书。
从普安郡王开府以来,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走过这些亭台水榭。
虽然皇帝对这两个“皇子”表面上一视同仁,但是在甫一入宫时,他们之间就分出高下了。
但是,也就到此为止而已,皇帝还是没有下诏册立皇太子,他们“兄弟”二人也依然平起平坐,难分高下。
赵玮倒是还沉得住气,依然该读书读书,该上朝上朝,依然是那个聪慧过人,恭俭顺良的普安郡王。
不变的景致,流转的只有四季而已。
一如永固的江山,交替更迭的王朝一样。
这两位王爷谁能最终蒙天恩眷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快走到书房时,前面走来几个女子,领头的一个梳着花髻,身穿朱红上襦,浅赭白花裙,较她身后那几个一色服饰的丫鬟,显得地位略高一些。
恩平郡王赵璩从小长得虎头虎脑,颇有“福相”,但是他天性钝纯,胆子又小,还有些浮躁,较之沉稳聪慧的普安郡王赵玮,是差了一点什么。
在二人的老师史浩看来是如此,在赵构看来也是如此。
上个月他让两个郡王各抄写五百本《兰亭序》,两个人听到以后有些为难,就去问史浩,史浩答曰:“君父之命不可不敬从。”
而九月里,韦太后去世当天,赵玮第一时间赶到了慈宁宫,和众人一起伏跪哀嚎,让赵构更是高看他一眼。
迟来的赵璩,虽然没有受到责备,但是在赵构心中,两个“皇子”的分量已经有了差别。
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60年)十二月初一,临安普安郡王府邸。
国子监博士史浩在仆人的带领下,穿过花园,往普安郡王赵玮的书房里走出。
一个王朝想要延续下去,大多数时候取决于她的决策者。
而未来的决策者,储君的人选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阅读正隆宫词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