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北风甚劲(四)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后来怀才不遇,他一心求官,便做了齐国刘豫手下的一名文官,金熙宗废除齐国后,他便入金做官至今。

    刘豫也好,金人也罢,对他有知遇之恩。

    他前半生为宋臣,后半生为金臣,他享受着金人给他的厚遇和荣宠,却饱受着宋人的耻笑。

    行进队伍中,他发现有两个兵士体态孱弱,并不太像行军打仗的兵士,那气质文弱得像书生或者是丹青客。

    不过他从中都出发,一路向南走来,金国各地都在征兵、调配马匹和打造军器,而过了淮河,宋国却是一片歌舞升平,仿佛并不知晓北边的战事。

    他知道正隆帝完颜亮的秉性,不达目的绝对不罢休。

    但是就任由宋国这样任人宰割吗?

    他只怨自己不能守节,当初贪图了一时的荣华富贵......

    正隆帝不久前才下诏严禁泄露军备事宜,违令者斩,如果他告诉了宋人,岂不是惹来杀身之祸?

    该如何是好呢?

    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随同金国使团一起来到临安的那两个看上去文弱的“兵士”,换了宋人民夫的服装,偷偷来到了西湖边的一处酒肆。

    他们是右丞相派来的画工,隐藏在南下的使团中,要在临安选一处人人都看得到,又符合意境的地方,又不能让别人发现他们的所为。

    这酒肆白天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他们观察了许久才选的这处。

    此时这酒肆已经打烊收工了。

    天光已经开始绽露,但是日头还没升起来,他们在酒肆外的一处粉墙旁站立了约一盏茶的工夫,然后又偷偷潜了回去。

    天已大亮,老板娘秦媚从酒肆里出来开店,却看见门外的粉墙旁站了许多路人,在驻足观看什么。

    “大白天的,看什么啊?” WWw.5Wx.ORG

    秦媚挤进人群,来到那粉墙上一看,昨天还雪白如新的墙上,已经多了几行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文人喜欢舞文弄墨,在墙上写个字,画个画并不算稀奇,不过昨天打烊的时候,她还真真切切地看到过这面墙上是空白的,怎么过了一夜,就无端端多了一首七言绝句呢。

    难道是有人在恶作剧?

    不过秦媚定神一看那落款:正隆帝御笔。

    “正隆帝是谁啊?”

    秦媚也是读书识字的,只知道当今宋国的皇帝年号是“绍兴”,所以称为绍兴帝。

    “正隆是金国皇帝的年号,正隆帝就是金国郎主了!”人群中有个书生说道。

    “这金国皇帝远在千里之外,怎么跑到我家门外来题诗了?见了鬼了?!”秦媚嗔怪道。

    “这事邪祟得很,报官吧!”

    “店家,还是报官吧!”有人提议道。

    秦媚觉得稳妥一些,还是去报官得好。

    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60年)十二月初五,临安城内的一处都亭。

    今日是朝廷设了馆宴,皇帝考虑再三,让吏部尚书张焘作陪。

    张焘与施宜生年纪相当,施宜生在北宋朝廷做学官的时候,曾经和当时任秘书监正字的张焘有过点头之交。

    张焘其人,明辨是非,刚直不阿,不惧生死,不惧奸邪。

    他个人的命运也像两宋朝廷一样跌宕起伏,但他仍然能严守初心,不忘报国。

    士大夫最讲究礼义廉耻,在张焘看来,施宜生这样的叛臣,若不是受了朝廷的诏令,根本不会跟他同席而坐。

    酒席还未开始,他们便现在都亭的一处厅堂会面。

    这本是都亭所在的人员办事的地方,置了一些桌椅,又摆上了书案,案上还摆着文房四宝。

    施宜生原来是客,张焘便让他坐了北面的主位,自己在旁边作陪,金国副时耶律翼则坐在施宜生的右边。

    其余陪同官员,依次坐好。

    “吾与施大人曾一起在政和年间效力于朝廷,如今施大人去了金国,真是如鱼得水啊!”张焘口气中带着讥诮。

    “张大人说笑了,老朽不过是南朝不待见的人罢了!”施宜生听出了他话里有话,但并不想反驳,只是叹了一口气。

    张焘见他如此以对,便又说道:“吾记得大人祖籍在邵武,如今南下来使,怕是要狐死首丘,归于桑梓了吧。”

    无论汉人也好,女真人也好,契丹人也好,说到“死”这个话题上,难免有些忌讳。

    耶律翼听到这张焘话里有话,不免面露愠色,但施宜生依然波澜不惊。

    史浩还听那些南下归宋的人提起过这个人,不仅在金国得到重用,还为金太祖和金兀术的功德碑撰写了碑文。

    史浩想了想,便又退回到车里,等着这队人马散去。

    他还是少年时,从家乡福建邵武出发前往汴梁太学读书时,在当时还被称作“钱塘”的临安城稍作休整,停留了数日。

    作为一个读书人来说,他的羞耻心让他不愿意再面对宋人。

    他已年近七旬,只想安然地了却残生。

    这种媚敌求荣,首鼠两端的人,在他看来,和那个禽兽不如的孔彦舟是一路货色。

    不结识也罢!

    他想起了他昨日去过的西湖,还有他曾经踏上过的苏堤。

    他敬仰苏公,希望能够成为一代名臣,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了相反的方向。

    走马观花一般,他已经见识了江南的富庶和繁荣,如今故地重游,身份不同,心境也是不同的。

    此行除了他,还有副使耶律翼,以及一队负责护卫的金兵。

    想他少年时,蒙受北宋朝廷的恩典入了太学读书,学业才能日益精进。

    也许是新征召入伍的汉军也说不定,他带着这种狐疑走了一路,而昨晚在使馆园中闲坐时,却被他发现耶律翼和那两个文弱的兵士在聊着什么,鬼鬼祟祟的。

    这趟临安之行,他本是不想来的,但是反复推说年高体弱,需要养病,但是正隆帝还是下了敕令。

    这个施宜生原名施逵,原本是政和年间的一名不得志的学官,博闻强记,以文才书法见长。

    他先事伪齐,后来又入金国朝廷做官,混得如鱼得水,所以改名为“宜生”。

    道不同,不相为谋。索性等这些人散了,各走各的道。

    施宜生接下来的几日往来于四方馆与金国使馆之间,间或游览了一下临安城。

阅读正隆宫词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病名为你男朋友出轨之后叶风云陆一曼林辰秦倾城喃风未起思你成疾慕少每天都想复婚我的时光里,满满都是你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