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泥沙俱下人心驳杂(下)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wushuzw.info

    折腾了半夜之后,满眼血丝的侯高朗方才寻到了李显忠。

    “太尉,大青兕率领近万兵马分水陆两路追来,他是想要断我军后路,好让我军匹马不得过淮河!” WWw.5Wx.ORG

    李显忠同样疲惫交加:“辛苦小侯了,此番未能稳住大军,乃是老夫无能。”

    单定也是大喜过望,他立即带着百余精锐,从城头乘坐竹筐缒至城外,草草聚集了一番之后,直接展开了袭营。

    侯高朗沉默半晌之后,定定看着李显忠:“太尉,你想要做什么?”

    “总瞒不过小侯的。”李显忠坦然说道:“我欲在此统领些许兵马,阻拦大青兕。而剩下所有人,扔下辎重,能逃多少逃多少,一定要赶在大青兕水军之前,渡过淮河。”

    侯高朗环视帐中诸将:“你们……你们也是这般想的?”

    李显忠坦然以对:“正是如此。”

    侯高朗叹了口气,想要在诸将中寻找好友李子远,却发现对方竟然不在,不由得恍惚了一下,方才再三叹气:“李太尉,李豁子此时已经不知道是死了还是被捉了,所以这难听话还是由我来讲吧。”

    “太尉但凡想要存下更多两淮儿郎,这时候就应该下令让儿郎们降了。”侯高朗在许多人复杂的目光中恳切说道:“一路上逃回去,天寒地冻,也无食水,还指不定要死多少人。

    太尉如果不想投靠刘大郎,也自可以飞马回到淮东,大青兕的舰船再快,也不可能追上的。”

    这座被充作中军的民房中一时轰然,不过片刻,众将声音却又全都低了下来,只是纷纷转头去看李显忠。

    说实在的,如今两淮诸将心中都有一个念头。

    莫非飞虎子真的有天命不成?

    毕竟灭金的时候,两淮宋军并没有切实参与,也并没有感同身受。

    但是吕梁之战可是实打实的被汉军千骑给正面打崩了,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却也很难不让人往天命所归的角度上去想。

    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

    偏偏宋国最近又发生了那般政治动荡,君不君臣不臣的,看起来就没有什么体统,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之前也不是没人想要直接投降反正,但是家眷还在江南就不能当出头的椽子,再加上有思维惯性,终究还是想要一个带头的。

    这带头的是李显忠那就更好了。

    李显忠面对众人灼灼目光不由得偏过头去,默然不语。

    既没有同意,却也没有反对。

    此时比较蠢笨的还在想是不是李显忠抹不开面子,此时要再鼓噪一番。

    但如侯高朗般的聪明人见状却是恍然大悟:“太尉,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想要尽量保存儿郎,是要尽可能的保存大军,是也不是?”

    刘汜等人又有些迷茫,因为他们委实想不明白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士兵们组合在一起,不就是大军吗?

    但是这两者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前者是一个个人命,后者却是成建制的兵马。

    说的难听一些,想要保住士卒的性命,现在就可以下令全军投降,汉军制度摆在这里,他们连女真人都不苛待,又怎么会对宋军大肆屠戮?

    别的不论,片瓦遮身之地加上一碗热粥还会是有的。

    可这样一来,两淮大军就彻底没了,宋国的两淮防线也会彻底垮塌。

    而李显忠想要的则是让尽量多的成建制兵马回到淮东,就地防御,以应对接下来的狂风骤雨。

    侯高朗是想要为两淮士卒寻得生路,李显忠却是要为宋国稳固防线,两者有根本性的不同。

    李显忠闻言迟疑半晌,方才点头:“正是如此,小侯,我知道你的意思,而且我也知道尔等是如何想的。

    可老夫还是要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国家养兵百年,我等武人终究是要以死报国的。”

    侯高朗再次长叹,闭口不言。

    而就在满堂皆静时,刘汜却是摘下铁幞头,直接砸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

    “李太尉,你口口声声说国家养兵恩重如山,可我等为国征战,又有哪一刻懈怠?国家又是怎么对待我们的?”

    说着,刘汜干脆扶着胳膊起身:“我就不说那岳鹏举了。

    当日巢县之战,李太尉也是在场的。那一战,我叔父被当胸射了一箭,末将还有如今逃走的王方王大头也是浴血厮杀,身受重伤。

    可朝廷又是怎么待我们的?我们回到建康后,本当是要游街唱名,煊赫功劳的。朝廷只派了两个小官敷衍不说,到了最后,更是让我等住在粪坑里!

    我叔父就是在当日被羞辱之后,箭伤迸裂,活生生气死的。”

    刘汜脸上涨红一片,环顾宋军众将:“王大头逃了,我也生气,也觉得他不讲义气,可这真的怪他吗?

    当日他在巢县大战中身中八疮,可官家只让他睡粪坑里!今日他又为何要为国家拼命?!”

    刘汜再次艰难转身,直面李显忠:“李太尉!如今虞相公都被杀了,你还有什么指望,真觉得这大宋朝不会再杀一个太尉吗?”

    李显忠连连摇头,却终究无法反驳。

    刘锜一生忠耿报国,小心谨慎,却落得被羞辱气死的下场,又有谁不觉得寒心呢?

    他抱病为宋国拼命,可最后却成了主和派压制主战派的牺牲品,刘汜不心怀怨望,反而是不正常的。

    刘汜见李显忠依旧是不松口,刚要趁势再说,却听到侯高朗咬牙说道:“老刘!莫要说了!太尉已经做出决断,你要抗命吗?!”

    刘汜气势当即一滞,随后转身看向侯高朗,有些目瞪口呆之态,却也终究无法,只能悻悻坐下。

    没法子,谁让如今还保持数千成建制兵马的只有侯高朗了呢?他的话语权必然是最大的。

    侯高朗既然坚定的与李显忠站在一起,那李显忠的任何决意也就能被贯彻到底了。

    这场草草召开的军议也很快草草结束,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差。

    人心更加长草了。

    别人暂且不说,刘汜在离开帅帐之后,立即开始了串联。

    说实话,在开始串联的时候,刘汜也没有下定决心,究竟是要投靠大汉还是要弃军而逃回到宋国,他也只是拉拢关系,想要在接来下的乱局之中保存自身罢了。

    “要我说,咱们直接投降了吧,如今河南山东空虚成这副模样,飞虎子立国之后如何不会重用咱们?”

    “这话你在三日之前说俺信,可如今大青兕如此轻易击败我军,谁还会将咱们看作好汉?”

    “淮河以南水网密集,所谓北马南船,总会用得着使船之人……”

    “拉倒吧!飞虎子的水军海军少吗?若不是他们此时也在幽燕,你以为咱们能轻易渡过淮河吗?”

    “要我说,还是回到淮东……”

    “汉军如此精锐……咱们就算回去也挡不住啊。”

    “不能投降,我的爷娘浑家全都在江南……”

    虽是密谈,但所有人都没有压低声音,也没有必要压低声音。

    气氛虽然热烈,却终究没讨论出有用的东西来。

    刘汜靠在几袋米粮包上,闭目养神。

    “你们这群废物,论上一年也论不出个结果。”侯高朗掀开帐帘,大踏步入内,遍布血丝的眼睛满是不屑:“还是得我来!”

    刘汜惊愕抬头,却在片刻之后信服点头。

    如今辛弃疾从容聚兵,追亡逐北,就凭自己手下四千兵马,难道能拦住他吗?

    别做梦了!

    作为主将之一,王方逃跑后果十分严重,最起码他那四千本部兵马立即就变得慌乱起来,有些统领官想要继续稳固兵马,有的将领则是有样学样,趁着夜色逃跑。

    侯高朗连连摇头:“太尉,我都已经打听清楚了。若不是王方那厮怯懦,竟然抛下本部逃了,何至于成如今这般局面?”

    李显忠喟然以对:“不怪他,大势崩摧,泥沙俱下,人人为各自奔命,算不得什么。如今大军沦为这般局面,老夫这个招讨副使难辞其咎。”

    当然,按照常理来说,打了一场神仙仗之后,辛弃疾所部兵马也会疲惫不堪,数千宋军迎上去,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王方对于此种说法当然是嗤之以鼻。

    浑身狼狈的刘汜、王刚、吴超、张琦等人面面相觑,脑中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何侯高朗会这般询问,仿佛李显忠此举乃是这些部将撺掇了一样。

    侯高朗见状摇头,叹息一声:“那我就直接说了吧,太尉此举莫不是想要尽可能保存大军?”

    反正有身侧大河作为参照物,总不至于迷路。

    刚刚入夜不到一个时辰,宋军大营大有炸营的趋势。

    单定也只能见好就收。

    宿迁南侧的宋军围城大营迅速炸锅,数千宋军混杂在民夫之中,四散而逃。

    就当单定准备再接再厉,今夜就将宋军全都去见赵匡胤时,侯高朗率领两千余断后兵马抵达城下,开始弹压局势。

    王方的选择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辛弃疾在羽翼尽去,只有千余骑兵时,尚且能将宋军四万主力大军打得狼狈逃窜。

    因为按照常理来说,宋军以堂皇之势压来的大军,怎么可能被一千骑轻易击败?!

    按照此时王方心中的常理,此时就应该是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

阅读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随机推荐:火蓝刀锋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妃卿不可:误惹妖孽王爷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特种兵之八十三岁激活系统利刃出击之特战狼王兴汉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